教师的社会作用
作为以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职责的教师,其劳动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无论是对于个体的成长及其社会化,还是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延续、进步和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发展者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人类这些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仅仅依靠口耳相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从事专门的教学活动的教师来实现。教师通过对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整理、采撷,使之成为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观点和道德规范等,并有效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现存社会的实践活动,承接起发展的任务,延续社会的文明。实践证明,将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和间接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最佳捷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教师则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枢纽,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在人类的进步中,如果没有教师开发智力资源这个重要环节,科学文化宝贵财富就无法继承,人类文明就会中断,社会就不能进步。因此,教师的劳动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教师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素质,而社会成员的素质又取决于社会教育。因此,教育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又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功能的发挥直接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成败。依次类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任务也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教师的肩上。
首先,从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来看。现代生产需要经过科学知识武装、受过必要职业技术训练的新型劳动者,而他们是在学校中,由教师通过自己的学识、才干、思想道德品行影响和教育出来的,是教师劳动的结果。可见,教师是以“生产生产者”的身份加入到社会物质生产者行列中来的,教师的劳动是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前提和基础。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其次,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来看。教师在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精神财富的生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精神财富,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它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需要大批的专门人才,精神财富的创造也必须有一大批直接从事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的专门人才,而这些专门人才的成长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由教师培养和训练的。他们也是在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接受着教师的系统教育和培养,具备了从事本职工作的能力及文化水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在精神财富的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推动社会精神生活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教师在对年轻一代教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还培养其思想品德,把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传播给他们,并在实践中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在参与社会生活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才能为社会服务,不仅表现在学校中,也表现在社会上。教师通过著书立说,投书报刊,开办讲座、咨询、热线服务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教育人们克服和抵制社会上的腐朽思想、陈旧观念,积极投身于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教师正是通过这些社会活动,为每一次的社会变革提供着思想上和舆论上的支持,成为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股强大的有生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