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1-06-21 20:31: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化学教学 |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海口实验中学 杜晓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2、学会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3、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5、使学生将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7、培养学生勤钻研,多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设想
三、教材的充实与整合
1、教学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
2、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3、教学以实用为前提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2、教学难点: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五、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探究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七、教学程序
[引入]
构成中含有H原子的分子有很多,如H2、H2O、H2O2、NH3等,这些分子中的氢原子是不是相同的呢?
构成中含有O原子的分子也很多,如O2、H2O、P2O5、CO2等,这些分子中的氧原子是否完全相同?
构成中含有C原子的微粒,大家同样可以列举一些:CO、CO2、CH4、Na2CO3等,这些分子中的碳原子是否相同呢?
[提出问题] 1、许多分子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它们能否划为一类?
[介绍]
由于构成原子的微粒中,中子不带电,不影响原子的化学性质,因此一个原子内中子的数目并不是确定的,多几个少几个时原子的化学性质仍相同,我们把这样的质子、电子相同,中子不同的原子仍看成同类原子,如自然界的H原子、O原子、C原子都有三种:
|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电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
H |
1 |
0 |
1 |
1 |
|
1 |
2 |
|||
|
2 |
3 |
|||
|
O |
8 |
8 |
8 |
16 |
|
9 |
17 |
|||
|
10 |
18 |
|||
|
C |
6 |
6 |
6 |
12 |
|
7 |
13 |
|||
|
8 |
14 |
[讲述]
像以上这些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由于化学性质相同,我们仍将它们看成同类原子,请大家根据以上特征归纳同一类原子的本质特点。
[学生讨论]
[讲述]我们给这一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个总名称,叫元素。如3种H原子统称氢元素、3种O原子统称氧元素。
[思考]既然一种元素可以包含不同的原子(仅限于原子内中子数不同),那么我们前面的问题:H2、H2O、H2O2、NH3中的H原子是否相同,能确定吗?
[学生]H原子不一定相同,因为中子数不知道,但它们都属于H元素。
[板书]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教师]
元素既然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还能不能讲个数?
[讲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对比]
超市里有很多品种的果冻,如喜之郎、蜡笔小新、椰树等,每个品牌又包含无果肉的、果粒的、大果肉的等多种形式,但每个品牌的配方相同,不管哪种形式味道都相同。这里,喜之郎、揶树等品牌就像我们说的元素,是无果肉、果粒、大果肉、果冻条等所有样子的统称,喜之郎只是和蜡笔小新、椰树等品牌相区别,只说我今天买了喜之郎、蜡笔小新、椰树三“种”果冻。一个一个不同样子的果冻就像是原子,是独立的个体。可以说我今天买了3个果冻。
请大家体会“3种”和“3个”的区别。
如3种不同的H原子就类似与无果肉的、果粒和有果肉的,我们把3种不同样子的氢原子统称氢元素,属于同种元素,它们“味道”相同。元素既然类似品牌,因此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讲述]在描述H2、H2O、H2O2、NH3物质组成时,既然不能知道它们中间是什么样的H原子,什么样的氧原子,所以我们一般说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如大家还记得在学习水的组成时我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电解实验还证明了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练习]请大家自己描述以上列举的物质组成。
[思考] 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
[讲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上千万种物质由多少种元素组成呢?这些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是否一样多?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阅读,简单记忆
2、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
3、生物体内各元素含量
[小结]地球上包括地壳、岩石、海水等无生命体,动物、植物、人等有生命体在内的自然万物无非是由碳、氢、氧、钙、铁、锌、碘等称为元素的物质组成。
所以万物由元素组成。描述任何物质组成时都要具体说“物质由某元素、某元素和某元素组成”。
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食盐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练习]指出下列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铁、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酸钾。
[应用]
[板书]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
|
元素 |
原子 |
|
概念内涵 |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独立的个体 |
|
区别 |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
|
使用范围 |
宏观 |
微观 |
|
联系 |
元素是所有质子数相同原子的总称,相当于用一个盒子把这些原子都装起来 原子是盒子内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
|
[应用巩固] 如何判断几种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
依据: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过渡]如何表示不同的元素呢?如金属镁用汉字写做“镁”,用英文写做“magnesium”,用化学符号写做 “Mg”,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用汉字写做“氧化镁”,用英文写做“magnesium oxide”,用化学符号写做“MgO”。哪种更适合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简单方便而且全球都看得懂呢?
国际上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表示。我们以前写习惯了H、O,千万不要以为是从英文中来的!每种元素选择其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大写表示。若有两种元素首字母相同,则多取一个字母,但第二个字母小写。
大家要掌握常见元素符号的写法,抽课余时间记忆,可在同学之间互相提问,也可制作简单的元素符号卡片一面写元素名称,另一面写元素符号,同学间互相提问,并互相校正。
[板书]
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例:C、Co、Mg等)
[讲述]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既然C、Co、Mg叫元素符号,那么C、Co、Mg能表示什么意义呢?
[学生]元素符号可以表示某种元素;
[教师]以前我们写碳原子也是用C表示的,所以元素符号除了可以表示宏观上一类原子——元素,还可以表示微观上这样的一个小颗粒——该元素的1个原子。
[板书]
元素符号的意义:
X:一种元素;X元素的1个原子
4X:4个X原子
[讲述]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根据每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排序,故原子序数=质子数
2、元素周期表共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周期,第一周期包含2中元素,第2、3周期包含8种元素。
3、元素周期表共18纵行,每一纵行称为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称为一族,18个纵行共分16族,最后一纵行为稀有气体。
4、从元素周期表每种元素的表格中可以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中左下方为金属元素,中文都带“”
[总结]
一、元素
二、元素符号
1、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2、意义:X:一种元素,X元素的1个原子;4X:4个X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八、课后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