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进藏——沉睡千年的“羌姆石窟”

(2013-12-12 19:17:21)
标签:

西藏

日喀则

定结

羌姆石窟

旅游

分类: 国内旅游

由东向西穿过“岗巴县”,来到“定结县”境内的“琼孜乡”。这里平均海拔达4500米左右,南部有一个山口通原来的“锡金”,九个山口通“尼泊尔”。http://s14/mw690/002odsEagy6EX9Lca4J7d&690

http://s15/mw690/002odsEagy6EX9KBLRQ1e&690


http://s7/mw690/002odsEagy6EW0TBZ6m46&690     这里的民居和“亚东”不同了,传统的藏式建筑风格。
http://s7/mw690/002odsEagy6EW0TCRHU36&690

http://s5/mw690/002odsEagy6EW0TF8tme4&690


http://s7/mw690/002odsEagy6EW0TGs1E76&690


http://s5/mw690/002odsEagy6EW0TIrCk44&690


http://s10/mw690/002odsEagy6EW0TJSPfc9&690      雪山下有一个“羌姆村”,村子边上有一条小河“给曲”,河水由南向北流,最终“给”了“叶如藏布”。http://s6/mw690/002odsEagy6EW42N9Jzc5&690

http://s7/mw690/002odsEagy6EW43vCFUf6&690

http://s14/mw690/002odsEagy6EW43znWd8d&690    
  “给曲”旁有一座“果美山”,峭壁上布满洞窟,远看像“敦煌莫高窟”。http://s2/mw690/002odsEagy6EW15ypode1&690      这是一个刚刚被发现的石窟寺。20097月的一天,正在“定结乡”的赵春江先生,偶然听说这里还有一个他未去过的石窟,决心一探究竟。赵先生13次进藏,9次到吉隆县,6次到萨嘎县,5次到定结县,是第一位走遍“陈塘”全境和“夏尔巴人”村落的汉族人。我们这次调整线路,就是参照他的著作《喜马拉雅五条沟》。

当地一位牧羊人带领赵先生,在4500-5300米高海拔地带,步行2小时抵达“果美山”石窟群,喘息着探寻石窟,艰难地采撷到部分壁画图像,成为“羌姆石窟”第一个文化意义上的造访者,并成功入选“2011年六大考古发现。我从网上下载几张赵先生的摄影作品补充介绍一下。“洞窟里保存最完整的浮雕是大象;石窟中人物服饰有大三角衣领和前襟、时尚的带尖平底鞋,他们披肩发、披斗篷,束腰带;有多处宛若花瓣的图案,窟顶的百余幅人面兽身像……”http://s9/mw690/002odsEagy6EW0P2hug38&690

我很想上山入窟探宝,但同行的老叶高反严重;我的感冒加重,嗓子已经咳哑;石头也“啊嚏”不停。这里海拔又特别高,还要徒步2小时左右,实在不敢拿生命冒险。也许,“羌姆石窟”和不远处另一座石窟寺“乃甲切木”,还有已错过两次的“扎什伦布寺”,是我今后再来“日喀则”的主要理由。

看不到“果美山”内在的精华,那就欣赏它外在的沧桑美吧!东面的陡壁上,大大小小的洞窟,紧密相连,彷佛在述说过去的历史,奈何世人不谙其意,连“羌姆村”的藏民都不知石窟的来龙去脉。(“羌姆”也音译“恰姆”,意思是“石窟或破损的屋子”。)http://s9/mw690/002odsEagy6EW1aE8be98&690


http://s13/mw690/002odsEagy6EW1aLkcIec&690


http://s10/mw690/002odsEagy6EW1aOWlr89&690


http://s11/mw690/002odsEagy6EW1aSu2C6a&690

http://s15/mw690/002odsEagy6EW1eSclEfe&690

有些洞窟周围残留明显的颜料,看颜色像寺庙的院墙。
http://s13/mw690/002odsEagy6EW1eWfNObc&690


http://s2/mw690/002odsEagy6EW1fh7s5b1&690

http://s5/mw690/002odsEagy6EW1gNKja34&690

洞窟之间,还有些许石墙断垣。
http://s3/mw690/002odsEagy6EW1j5tLA62&690


http://s6/mw690/002odsEagy6EW1j8UPXc5&690

http://s4/mw690/002odsEagy6EW1rqgaD13&690

http://s15/mw690/002odsEagy6EW1un7D81e&690


http://s11/mw690/002odsEagy6EW1vfLLA1a&690


http://s12/mw690/002odsEagy6EW1wcpp97b&690


http://s16/mw690/002odsEagy6EW1xxkEn7f&690


http://s12/mw690/002odsEagy6EW1xB5mHdb&690


http://s7/mw690/002odsEagy6EW1xFtTo06&690

有些洞窟石壁上,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据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上面一个冰湖溃决,冲毁石窟,不知道从何时起就生活在石窟里的“羌姆村”人,才搬到山下居住。
http://s14/mw690/002odsEagy6EW1xJgqVcd&690
    我忍不住独自登上台阶,向上走了一段,站在高一点的地方环视四周。
http://s3/mw690/002odsEagy6EW1OAibM82&690

http://s7/mw690/002odsEagy6EW1OAZ0i66&690     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中段雪山和“给曲”,环抱“果美山”,与世隔绝。据说,除了当地的牧羊人,几乎没人上过石窟,外来人数不超过两位数。

果美山面对东南方的康杰屋拉雪山,再往南的大山是藏区大名鼎鼎的楚坦尼玛拉雪山,为喜马拉雅东南段的山系。

http://s6/mw690/002odsEagy6EW1OE6i1b5&690

http://s11/mw690/002odsEagy6EW1OI1aWca&690

http://s13/mw690/002odsEagy6EW1OLnXebc&690

http://s10/mw690/002odsEagy6EW1ONrHbd9&690


http://s15/mw690/002odsEagy6EW1OPp4a4e&690


http://s11/mw690/002odsEagy6EW1OTecy0a&690


http://s3/mw690/002odsEagy6EW1OTKIa32&690


http://s5/mw690/002odsEagy6EW1OXGCMb4&690      考古专家研究了赵先生拍摄的石窟壁画和对石窟初步勘察,粗略推测窟内遗存大约有1500年的历史。这意味着,“羌姆石窟”的壁画与雕饰的出现,早于藏传佛教的创立。2013年,谢继盛教授等学者考察这片石窟后,认为它填补藏传佛教兴起前,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一段历史空白,是环绕“楚坦尼玛拉雪山转山朝圣道路中的重要一站,更是汉藏等多民族文化穿越喜马拉雅雪山峡谷交汇的驿站。 “羌姆石窟群”究竟有多少洞窟、多少壁画、多少雕像?在高海拔的极险处,在赵春江先生未能涉足的很多洞窟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或许只有守护在这里的野鸽、山雀知晓。

http://s13/mw690/002odsEagy6EW22CjGkbc&690
    成群的野鸽,正式名字叫“岩鸽”。体羽似家鸽,腰部和近尾端处各具有1道白斑。雄鸟体长可达32~35厘米。雌鸟较小,长达23~34厘米。头和颈呈灰蓝色,肩和上胸、颈基以及喉、胸等部分都带有铜绿色的金属光泽,形成显著颈环。尾羽呈灰黑色,先端黑色。嘴黑色,脚朱红色。两翅折合时有2条明显的黑色横翅斑带。雌鸟羽色略暗,不如雄鸟鲜丽。俗称“野鸽子”或“山石鸽”。
http://s8/mw690/002odsEagy6EW25yuKH47&690

http://s1/mw690/002odsEagy6EW2aPKaA90&690


http://s8/mw690/002odsEagy6EW2aTB9Z27&690


http://s8/mw690/002odsEagy6EW2fLZ0Xe7&690


http://s5/mw690/002odsEagy6EW2h9ViI74&690

这种灰色的鸟体型比野鸽小,喙较长,不知叫啥名字。
http://s6/mw690/002odsEagy6EW2vb10V15&690       红腹红尾鸲,雄鸟头顶及颈背灰白,尾羽栗色,翼上白斑甚大,黑色部位于冬季有烟灰色的缘饰。雌鸟褐色的中央尾羽与棕色尾羽对比不强烈。翼上无白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http://s12/mw690/002odsEagy6EW2vUjKbeb&690
    飞起来极其灵巧,难以捕摄。
http://s3/mw690/002odsEagy6EW2yx4BA82&690


http://s10/mw690/002odsEagy6EW2E8Xr3f9&690
     这只没看清楚,是鹰吗?
http://s12/mw690/002odsEagy6EW2LWZEn1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