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品种:数量激增,期待价值暴发
(2013-05-13 13:30:13)
标签:
医药投资周刊基药目录健康 |
分类: 专题 |
独品种:数量激增,期待价值暴发
文
招标中握有主动权,或统一定价
2012版新基药出台前,曾被传可能“缩水”的独家品种,最终却由26个激增至62个(其中中药58个,西药4个),另外还有67种独家剂型。
在2009版基药目录实施过程中,独家品种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基药品种,此次新增的独家品种则被看作是对生产企业的利好消息。
只因作为独家品种,至少在招投标过程中除了自身,没有参照对象,被认为是竞争不充分,市场对此类药品的影响较弱,故大部分情况下企业直接以发改委制定的价格中标。而发改委对于独家品种的价格制定,企业一般考虑因素主要有生产成本、生产运营成本、研发成本等,故发改委定价的依据也是企业提交的一系列药品的生产文件。可以说,独家品种的定价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企业手中。而且,特殊的定价政策,又给予了独家品种长期的政策优势,因此价格居高不下。
与这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厂家众多的普药,几乎在整个招标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经历价格战,降价是绝对的主调。
而独家品种的降价,即便是有,也是波澜不惊的。如地奥心血康胶囊硬胶囊剂(100mg×20粒),在安徽以8.1元中标、湖北、四川的中标价格是8.3元,但在上海的中标价却是8.43元,而后在广东以8.16元中标,几个省市之间的价格波动在0.7%~4%范围内;又如金陵药业的脉络宁注射液(10ml×10支)在四川、湖北、上海的中标价分别是90.10元、90.20元、 89.57元,价格波动亦不足1%。
一些药企人士依据目前医药市场价格分析测算过,认为独家品种价格偏高于20%到50%之间。
于是,政府试途以其他途径使得独家品种降价。如两年前,发改委就曾试图对基药中的独家品种进行降价,但未能成行。2012年,卫生部曾把独家品种推行统一定价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也未能实现。
今年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出了对独家品种试行全国统一定价,或探索以省为单位,根据采购数量、区域配送条件等因素,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这意味着,基药独家品种或将告别形式化的招标程序,直接步入议价时代。由此看来,政府是希望通过直接谈判的形式,降低独家品种的价格。而这些拥有独家品种的企业,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政府事务能力,都比其他企业有优势,这将导致企业与政府展开一轮利益博弈战,最终降价效果如何很难预见。
真正的战场在招标后
然而,即便是在招标过程中,对价格拥有主动权,也并不是意味着独家品种就一定能进入该地区,如脉络宁注射液最终就没有出现在安徽省和广东省的基药中标目录中,从而极大地影响着在这些地区的销售。
据中康资讯CHD的数据,从江苏、广东、湖北、河南四省基药独家品种2012年在基层销售情况来看,脉络宁的销售额远远领先于其他独家品种,然而,它在广东省的销售额少得几乎可忽略不记,而在江苏和河南则高达6000多万和7000多万,在这两省,基层销售额就占脉络宁全省90%左右的份额。
此外,独家品种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它们虽然不用在招标过程中与其他产品竞争,但却需要在临床上与其他适应征相似的产品竞争。
例如,在心血管系统用药上,同样用于心肌缺血、心绞痛的就有地奥心血康胶囊、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由于各地的用药习惯不同以及公司在不同地区的营销力度不同等原因,这些药物在地各的销售情况也就不尽相同了。2012年,在河南省的基层医疗机构三种药销售额差距并不大,而在广东省的差距则大了许多,如麝香保心丸的销售额达速效救心丸的6.5倍。
而作为2009版基药目录中,唯一一个妇科用药独家品种妇科千金片(胶囊),在临床竞争中优势就明显得多。妇科用药本虽不是大品类,但妇科千金片(胶囊)在江苏、广东、湖北、河南四省基药独家品种2012年基层的销售额中却排名第五。而且据千金药业在其年报中称妇科千金片(胶囊)“明显受益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
只是,在新的基药目录实施后,妇科用药中新增了多个独家品种,其中不乏与妇科千金片(胶囊)适应征相同的品种,可以预见,接下来妇科用药在临床上的竞争会显著提高。
可见,对于基药独家品种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中标,而是中标之后如何提高其在临床中“被选择”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