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小学生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

标签:
教育情感育儿 |
今年起,育才第二寄宿小学设立了一项新制度,六年来综合表现优异的毕业生可获得该校奖学金,王琨瑀成为首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并获得1.8万元奖学金。
1.8万奖学金是个什么概念呢?一般而言,一名本科生能获得的最高奖学金大概是8000元,根据各地各学校的不同,本科生奖学金通常在3000—5000元。作为贫困地区一个公办的义务教育学校1.8万元的学生奖励支出是行不通的。只有民办学校中老大才这么任性。
http://s15/mw690/002ocavMzy73neFsFGu1e&690
我们奖励学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具有成就感,让他们看到自己一次比一次强,一次比一次好,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是为了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不断进步,争取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育才第二寄宿小学用1.8万元对学生进行奖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一种现实意义上的激励措施,这种活生生的教育激励机制,对孩子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对学习的认识,有时具有道德说教无法代替的作用,是一般的口头说教所不能及的。因为小孩子都比较单纯,他们的满足一般来自于直接的物质或金钱的刺激,在金钱或物质的刺激下,也就会激活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进取心也油然而生,自发的变成了一种动力,从而奋发图强、努力奋斗,能达到奇妙的效果。
其实只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每一种奖励方法,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它的特点和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说某种方法特别的好,或特别的不好。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生这样的孩子们进行奖励时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用金钱奖励大学生还可以,但小学生还毕竟是孩子,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还很不全面,他们现在的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是为了实现自己长大以后的理想而做准备的。如果让他们把自己的学习完全与金钱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完全用金钱或物质来衡量了,最终的结果就会把他们引入为得到金钱而学习的误区,树立一种为了奖赏而学习的学习观,这是不健康的。
育才第二寄宿小学,在没有实施1.8万元的奖学金制度以前,不也是有优秀的学生吗?
因此,我们应站在为了学生一生发展的高度上,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健康、积极的发展氛围,教育学生懂得精神修养与道德品质的重要。让他们学会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同时珍爱自己、好好学习;提倡无私奉献、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做到不但学习好,而且还要具有健康的思想,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重奖与教育的初衷南辕北辙,结果虽然培养孩子的荣誉感,但是也容易使孩子滋生拜金意识。因此,小学生还是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
谢谢阅读,希望大家能帮忙订阅、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