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3年的花开无声》-勃拉姆斯对克拉拉43年无声的爱恋(转载)

(2012-08-18 12:09:03)
标签:

杂谈

分类: 娱乐

 http://fmn.rrfmn.com/fmn047/20101231/1935/b_large_OUge_19ff00066f9c5c42.jpg

《43年的花开无声》-勃拉姆斯对克拉拉43年无声的爱恋(转载)来源:齐恺的日志

一朵叫做初恋的花,在这个桀骜不驯的大男孩心中悄然绽放。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谁也不会知道,在哪个时刻,它会因为某个人的出现而破土萌发,又会因为爱得愈久而绽放。是花朵总会渴盼有人来欣赏,这朵花为何而开,那人会不会随着芬芳而来?爱情的世界里,有满足的喜悦,也会有失落的忧伤。

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到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家里寻求指导的时候,遇到了舒曼的妻子,年长勃拉姆斯14岁的钢琴家克拉拉。勃拉姆斯精熟纯巧的音乐才能征服了舒曼,而克拉拉的美丽则俘获了勃拉姆斯年轻的心。一个原本血气方刚、粗犷暴戾的大男孩,从此每当见到克拉拉,都会由衷地欣赏和敬佩,变得儒雅文静。

如果心跳也是一种语言的话,那么爱上一个人后跳动的心声将是最真挚的倾诉;如果花开也有声音的话,那因爱情而绽放的在心上的花朵定能够唱出缠绵悱恻的音符。此时的勃拉姆斯已经沉醉于爱慕所构筑的美好幻想中了,纵然得不到克拉拉的心,也依然会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这时的他还太年轻,不明白现实和愿望的差异,时常感到压抑和无奈。

http://fmn.rrfmn.com/fmn046/20101231/1940/b_large_XD7E_36100002e8c05c3f.jpg

罗伯特.舒曼

舒曼和克拉拉之间的爱情是幸福的,年轻时的朝夕相处,彼此之间的爱意在共同理想和爱好的基础上潜滋暗长。是爱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也让他们婚后的生活充满喜悦。舒曼的创作热情因为克拉拉而空前高涨,一年的时间就创作了上百首曲子,其中不少是献给克拉拉的。随着时光的推移,两个人沐浴在幸福快乐婚姻生活里,有了美好音乐和动人诗歌的陪伴,爱情更为深切与牢固。

在这幕三人出演的爱情故事中,勃拉姆斯注定要扮演一个悲剧的角色,他深知命运的安排,却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自己的爱。克拉拉像一位女神,在勃拉姆斯心中崇高神圣甚至超越了一切。无论用何种语言,都无法道尽他对她倾其所有付出的真爱,只有音乐,像一股股潺潺的溪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流淌在勃拉姆斯的心扉,婉转地表达着他的思绪,勾起他越来越深的思念。多么渴望这条条溪流能够汇作一泓春水,当克拉拉来到水边,能够让她看到她在他心目中美丽的影子,望见水中那颗纯洁真切的心。

18542月,舒曼出现精神虚脱的症状,在一个阴雨纷飞的日子,不堪忍受病痛的舒曼跳进了波涛汹涌的莱茵河,被好心的渔夫发现,救起后被送到了疯人院。此时此刻的克拉拉,已是七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望着疯掉的丈夫,她悲痛欲绝。勃拉姆斯得知后,放弃到其他地方成名和赚钱的机会,来到克拉拉身边,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他时常前往疯人院探望舒曼,给了经常外出表演的克拉拉以最大的支持。

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依旧执着而坚定,他对她的帮助来源于他内心单纯笃定的信念,只想对克拉拉好,别无所求。勃拉姆斯爱着那个女人,不想看到她受到更多的伤害,他觉得爱一个人就要对其付出所有,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努力让她获得幸福。纵然得不到她的心,也依然无怨无悔地牺牲,为所爱的人奉献自己,也是一种快乐。多么伟大的爱啊!

每当勃拉姆斯坐在病床前讲述克拉拉的时候,那个被病痛折磨得躁动不安的男人便安静下来。看着克拉拉的照片,回忆着共同生活的从前,舒曼会恬静幸福地轻轻抚着她的面庞,脸上露出快乐的微笑。舒曼虽然疯了,可在他的心灵深处,克拉拉的影子依然清晰,成为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牵挂。那些潜意识里流露出的幸福表情,深切地显示出舒曼对克拉拉的爱多么的深沉。勃拉姆斯明白,在那两个人的心里,彼此的位置无可取代,自己永远也走不进克拉拉的世界。今生今世,克拉拉永远也不会属于自己,注定没有与克拉拉牵手的缘分。

于是,在一个夜晚,那朵盛开了的花默默地将自己的心事折叠起来,消散了所有的芬芳,淡褪了艳丽的色彩,凋谢在夜色的尽头。勃拉姆斯不再奢求什么,可他依然深深爱着克拉拉。他时常对现实感到失落,可看到克拉拉,就会感觉到生活的意义,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更加心甘情愿地燃烧自己,渴望为克拉拉送去温暖,照亮她前进的道路。

曾经,勃拉姆斯无数次地写信给克拉拉,倾诉着自己的爱慕与思念,那一行行真挚的语句,一首首精美的诗篇,流露出他对爱的渴望。思念一个人也许是甜美的,也许是苦涩的,但是一定是幸福的。那满满地溢出于字里行间的赞美与祝福,承载着一颗在爱情里融化了的心,倾注着煎熬炽烈而又欲罢不能的情感。可是勃拉姆斯明白,现实终究是无法改变的,几十年里写的信从来没有被寄出。

克拉拉固然明白勃拉姆斯的心意,可是她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舒曼,不能也不应该再分出哪怕一丝的爱给这个年轻人。她像个朋友与母亲那样,宽容地原谅了他的稚嫩,引导启发者他的音乐才华,安抚着他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

http://fmn.rrfmn.com/fmn052/20101231/1940/b_large_VTCE_19f70000e5c05c42.jpg

克拉拉

爱是自私的,心有所属,就不应当心有旁骛。世间值得自己付出爱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走到一起的人只有一个。像飞翔在天空的鸟,不管飞得多高多远,终究还是要栖息在一棵树上的。若时光可以重来,当初克拉拉开始遇到的人是勃拉姆斯,或许生活会更加幸福,可是命运选择了舒曼,就应当放弃所有其他的选择专心爱他。深深感动于克拉拉的专一与执着,从她身上,可以感受到从始至终的坚贞与纯洁,她用一生诠释了爱的真谛,那就是: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勃拉姆斯当然明白克拉拉的心事,理解她捍卫爱情忠贞的做法,因而,他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从来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

1856年,被精神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舒曼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47岁的生命,留给克拉拉无尽的悲痛。在舒曼葬礼结束的第二天勃拉姆斯离开了这座令他放心不下的城市。他不忍看到克拉拉痛苦不堪的神情,更不愿因为自己的存在,使克拉拉陷于流言蜚语中。克拉拉的世界从此一片灰暗,而子女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更使她痛苦绝望。

勃拉姆斯的离开是因为无奈,也是因为他不愿克拉拉再受到伤害。他虽然走了,但是心依然在那座城市里驻足留恋。克拉拉的生活境遇让勃拉姆斯时刻牵挂,在梦里短暂的相见,就能使勃拉姆斯感到莫大的欣慰。他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创作的音乐寄给克拉拉,希望她能够在自己的曲子中感受到勇气和力量,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又悄悄地资助克拉拉的演出,不想引起她哪怕一丝地窘迫。他理解克拉拉,只有在音乐中,她的心灵才能获得短暂的宁静。

在爱的世界里,感情的付出与收获有时并不平衡。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快乐,为那个人牺牲自己又何妨?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占有,重要的是心与心的沟通,是灵魂之间的默契。因为那一份时时刻刻的牵挂和冷暖关切的问候,内心变得温柔而充实,会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生活的幸福。其实爱别人也是一种快乐,不仅是获得感激和肯定时的欣慰,就连被误解遭到拒绝时的委屈都是一份美好的情感体验,值得珍藏在记忆里慢慢回味。真正为情感付出过的人是无私坦荡的人,不求回报地奉献自己哪怕得不到真爱,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里那种残缺不全的美更为感人。

时光流逝,岁月如刻刀,把克拉拉明丽动人的容颜剥落,留下深深的沧桑的痕迹。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的变迁;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里唱到对她一生矢志不渝的爱恋。这种爱不因时间而改变,也不会因容貌的黯淡而减弱,在岁月的长河里洗涤过的真心越发闪耀出明亮的光芒。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没有消退,增添了几分平和与深沉,不像当年那样炽烈了。那么多年过去了,多少恋人分手离别,可不是恋人的他们,却依旧保持着当初的感情。他对她的爱以及她对他的感激,像一棵大树,经过风雨的洗礼,更加繁茂挺拔。

1895年,62岁的勃拉姆斯在法兰克福见到了76岁的克拉拉。勃拉姆斯请她跳支舞,她为他弹奏了一首钢琴曲。两位老人不像从前那样行动灵活,但勃拉姆斯热切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怀依旧是温暖深切的。他热情地拥抱了克拉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种深情的凝视,穿越了时间的阻隔,一如既往地饱含着爱慕的神色,就像当初见到克拉拉时一样。

是爱情的力量,使勃拉姆斯苍老的躯体内依然跳动着一颗澎湃的心。那种见到所爱人的激动,那种想要表达自己心绪的欲望,那种历久弥新的热切的爱恋,都使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身上消失不见,简单快乐,单纯得像孩子一样。

http://fmn.rrfmn.com/fmn046/20101231/1945/b_large_StJb_5a4e000017695c44.jpg

克拉拉

1896年,克拉拉与世长辞。在她的葬礼上,勃拉姆斯将自己为她77岁生日创作的曲子乐谱轻轻放在她的棺木上。当再一次看到安然躺在十字架下的克拉拉,这个自己深爱了一辈子的女人时,勃拉姆斯终于无法控制地大哭起来。十一个月后,勃拉姆斯怀着对克拉拉的思念离开了这个没有克拉拉的世界,他已无所牵挂。勃拉姆斯终生未娶。

忽然想起了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恋往事,觉得这种无私的爱并不稀奇。他对林徽因终其一生的爱是如此的让人感动。世界上有很多人,用一辈子去爱一个根本无法走到一起的人,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却一次次地黯然心痛。即使到了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依然死心塌地地爱着,仿佛活着就是为了去爱那个人,为那个人牵挂伤心,为那个人憔悴心碎。张爱玲不也是这样的吗?可是她却爱得坦然,爱得执著,爱得心甘情愿。

爱情的世界里没有明确的对与错。一厢情愿的追求,无所顾忌的付出,只是为了那个人好,别无他求,即使遍体鳞伤,也没有怨恨。爱是纯粹的,是无私的,是一种精神需求,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要问他是否委屈,付出爱的人也有幸福。始终觉得,为所爱的人牺牲自己,永远是值得的。

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勃拉姆斯这句坦诚的话,表达出他对那个钟爱一生女人的赞美。世界上最纯粹的爱莫过于此,献出自己的所有,为那个所爱的人,不管是否爱自己。

http://fmn.rrfmn.com/fmn053/20101231/1945/b_large_qsoV_19ff000675165c42.jpg

                                                              (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