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徽道上的榉根岭

(2023-04-28 21:58:10)

古徽道上的榉根岭

 

我是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因为不论我的祖籍地还是出生地都不在石台,但我却长在石台,我在这里读书,这里有我的同学,这里有我的家,现在完全可以说我是石台人。通过这些年在石台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我深深的爱上了这片被称为中国富硒之乡的绿色大地,爱上了这里绵延不断的大山和潺潺的溪水,更爱这里有着说不完的人文历史故事。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古徽道上的榉根岭。

榉根岭古徽道,位于仙愚山的大山深处,是徽州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祁门、石台、东至三县交界处,全长7.5公里,全路由黑色条石铺设,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风景秀丽,文化遗存及石碑石刻纷存,文化积淀深厚。

 

古徽道上的榉根岭

古徽道上的榉根岭

古徽道上的榉根岭

我是去年暑假期间与爷爷一同上的榉根岭,爷爷在来之前是备足了功课,沿途不停的向我介绍了继保亭、古稀亭、玉泉亭等石亭遗址。尤其我们踏着黑色、被历史的脚步磨得发亮的登山台阶向上攀爬,使我大开眼界,深感古代劳动人们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项工程,让人敬佩。当我们祖孙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登上榉根岭,爷爷审视着这片翠绿的山峦,以他特有的观察,总结出榉根岭的地理和历史地位。我随着爷爷手指的方向听他叙述: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中后期,人们就在这里修建道路供人行走,渐成一条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谁控制了它,谁就能控制住商贸,不论是在元明清,还是现代的解放战争,这里都曾刀光剑影、历经战端,这里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上山的岭腰处至今还留有没有被完全淹没的战壕,鲜活的记载着当年国民党兵企图阻止我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后,继续向南进军的脚步;这里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上山的古道西侧有一座仙愚庵,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那里曾是中央和赣东北省委双重领导下的、直接管辖皖赣两省十多个县的“中国共产党徽州工委”办公所在地,使之这里成为一块红色的沃土;这里曾是跨省的“国道”。驻足榉根岭,举目远眺,越过鸡头岭,径往西北,就是明清时期的安徽省府所在地的安庆,逆江而上可直达九江、武汉。从鸡头岭下的洋湖镇,向东北即可抵达池州,顺江而下,可达芜湖、南京。南下榉根岭就是古徽州府管辖的祁门县,从那里就可直通江西的景德镇、潘阳湖等广大的南方地区。在现代交通兴起之前,榉根岭在徽州古道中处于“中枢”位置,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我望着滔滔不绝的爷爷叙述,不由的说了一句:“爷爷,您懂得真多!”

我的故事讲完了。最后,我真诚的欢迎各位能来“中国生态硒都”的石台旅游观光,若您能来仙愚山,攀登榉根岭,请别忘了通知我,我愿将我所知道的这段徽州古道为您作向导、作解说。

 此文系为孙女撰写的演讲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