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进士馆揭柯乔拜师之密

(2023-03-03 19:48:06)
标签:

旅游

情感

观进士馆 揭柯乔拜师之密

 

来石台小住已有二十余日,通过走、访、听,知道了石台的地理环境,秋浦河犹如一条玉带蜿蜒在丛山峻岭峡谷之中,石台这个小县正是被这条玉带环绕,将它送向远方,让人们知道皖南有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县;知道了石台的人文历史,史上有一个石埭,南朝时期置县,直到1959年撤销与太平县合并,1965年设立石台县,但其原辖地大多被陈村水库(今称太平湖)淹没,剩下的广阳等地则留给了太平,今石台县所辖区域则大多由贵池县划出,应该说今日的石台已不是原来的石埭了,石台的历史与贵池县应是合订本;知道了先祖柯乔的恩师李呈祥(字时龙,号古源)及其家族二三事,明白了当年柯乔为何远离家乡来到位于深山之中的源头村拜师求学。为何有了追寻这方面故事的兴趣呢?则源于参观一座小小的“石台县进士馆”。

参观进士馆揭柯乔拜师之密

参观进士馆揭柯乔拜师之密

参观进士馆揭柯乔拜师之密

参观进士馆揭柯乔拜师之密

石台县进士馆设在离秋浦河不远群山中的慢庄景区内,这是一个集民宿、度假、旅游新开发的景区。我是应朋友之邀来到这里参观,游览中对进士馆产生了兴趣。通过解说介绍,得知先祖柯乔的恩师李呈祥出生在今日的石台县仙寓镇源头村,且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家族。李呈祥有兄弟四人,桢祥、嘉祥、应祥、呈祥,呈祥最小。长兄李桢祥,登弘治年间乡荐,授山东莱阳县尹、广东琼州别驾。二哥李嘉祥,他天资聪敏,传说日可记诵万言,青少年时就目光远大,雄才大略,有凌驾三代之志。弘治五年(1492)中举,弘治九年(1496)举进士,授北直开州(今河南濮阳)知州,后升南京户部员外郎,督察苏州赋税征管,在任上逝世。最为称奇的是,他离任开州后当地百姓为其兴建城隍庙,将其视为城隍菩萨予以供奉,时至今日仍在濮阳的城隍庙内供奉着,这在全国是及其罕见的。

要说柯乔的恩师李呈祥未曾中进士,但其自幼有必为圣人之志,年十五入郡痒,二十岁补廪生,应嘉靖壬午贡,上春宫谢恩,归隐不仕。归隐后潜心研学,一生追随的人很多,教授的学生多人高中进士,不仅柯乔中了嘉靖八年(1529)的进士,还有施尧臣(青阳县杨田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邹守益(江西安福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正德六年中得探花)、汪珊(贵池梅村人,正德六年进士)、李一元(建德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宋邦辅(东流县人,嘉靖五年进士),被人称为“进士先生”。还有其堂弟李崧祥(正德九年进士)、族侄李谦然(嘉靖二十五年中顺天乡试第83名)、李沛然(嘉靖十年举人)等,他们无不曾拜其为师。李呈祥还潜心研究理学,与明代大儒王阳明、湛若水交往很深,著有学术著作《古源日录》二卷、《知行论》二卷。湛若水对李呈祥评价很高,他们在晚年还多次通信,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正德元年(1506),年仅9岁的柯乔被父亲柯崧林远送至深山中源头村,拜李呈祥为师就不足为奇了,目的是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感受李氏家族的文化氛围,为其读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据此,可以看出柯崧林为培养儿子是何等的用心良苦。最终柯乔不负父母、老师的期望,于嘉靖八年(1529)取得二甲进士第9名的好成绩。

斯人逝去数百年,探得余香惊世人。柯乔之所以能高中进士,任内能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不朽的历史功绩,成为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与恩师李呈祥的培养教育是离不开的。笔者作为柯乔的后人,今日只有一个愿望,能去一趟仙寓镇源头村实地探访,位于黄泥坑的李呈祥墓如若尚存,将磕头感谢他对先祖柯乔培养教育之恩。

 

村夫(柯乔十五世孙)

202332日撰于石台县仁里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木瓜铺寻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