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探究

标签:
旅游 |
古 道 探 究
骡马时代由青阳县城上九华山是这样一个路径:出县城南门——晒衣岭——龙王井——尚家店——凉水亭(杨冲水库)——西洪岭——华阳桥——甲子岭——柯村——二圣——桥庵——九华山。这是一条官道,全程均铺设有石板,沿途的服务设施也很齐全,如旅馆、饭点、茶水摊、卖香烛的一应俱全,当年这条道上熙熙攘攘热闹的很,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修通了青阳到安庆、五溪到二圣的公路,才使这条热闹的官道逐渐的冷落下来,最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今天的蓉十公路青阳至华阳水库这段基本沿着历史古道修建的,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是条古道,只认为是县城通往九华山另一条公路而已。
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柯村到县城走过几次这条古道,那时已经是破败不堪了,石板路只有华阳桥到西洪岭还算完整,沿途的店铺几乎绝迹,特别走在田埂上那更是没有路样,可以说这条道很少有外人通行,已被野草枝条淹没了。
重走这条历史古道,探究尚存什么遗迹是退休后的我一个愿望。6月22日我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从县城出发沿着这条曾经的官道寻访,走走看看真是感慨万千,古迹已是难觅,好在一些地名尚存。为了叙述方便现按次介绍所见所闻。
石门关——这个地名恐怕即使青阳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它位于今天的童之梦幼儿园处,是当年出县城南门的第一站,这里史上还有一座五猖庙,今天的童之梦幼儿园对面还有一座石壁就是当年石门关其中的一面石壁,今天还有石门吗?早已消失了,成了城区的一部分。
晒衣岭——这个地名在青阳那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为什么叫晒衣岭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据传地藏王当年路过此地时被雨淋湿了衣服,他脱下衣服晾晒,走时还忘了拿帽子,致使那块巨石顶部变成了帽子的样子,所以才有了晒衣岭的地名。今天帽子状的岩石早已被毁,代之而来的是一条公路和民房。
龙王井——井,今日依旧,只是没有了原来井凼的样子,早已没人再去挑水洗衣洗菜,它静静的躺在公路边立牌让人观赏。
尚家店——也就是今天的杨冲村先
凉水亭——位于今天的杨冲水库里,早已被水淹没。为了这个地名我是费了周折,水库里水库外询问的不下八九个人。
西洪岭——此处历史上旅馆、饭店、茶楼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热闹非凡,特别是岭头上那座回龙庵香火很是兴旺,路过的香客无不进殿叩拜。今天这里仍然不失宠,有高大的寺庙,巍峨的牌坊,漂亮的路亭,更是拍摄莲花峰绝妙之处,路过的客人都会停车观赏。
华阳桥——这是这条古道上少有存在的古迹之一,据《青阳县志》(光绪版)记载,它建于乾隆年间,由当地绅士刘寅初等倡建。经过两百多年该桥依旧完好,只是很少有人行走。
过了华阳桥往南经甲子岭到柯村,道路早已废弃,再去探访已经无实际意义。不过位于柯村青合村民组还有一座名叫孙家桥的古桥今天仍然还能通行。
星斗转移,沧桑巨变,那曾经繁荣的青阳县城上九华山古道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也属正常之事,好在今天仍残留一些地名和零星的古迹,继续向人们叙述着这条古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