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遍青山愿未了

(2019-03-18 13:57:43)
标签:

历史

寻墓

踏遍青山愿未了

 

清明节又将来临,316日我与族弟有伟再次来到广胜山,来到我们未曾到过的最后一块莲玉柯氏先人安息地——何家蓬。由于此处山高林密,早已无人住居,不得不花钱请了一名当地老农带路,我们跨过潺潺溪流,爬过陡峭岩石,顺利地来到了何家蓬。我们穿过荆棘,砍断藤条,很快找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坟墓,来到墓前我们傻眼了,墓碑已不见踪影,只剩两边的荷花柱仍然笔直挺立,不得已我们用锄头在墓前挖掘寻找,虽说找到两块破碎的碑石,但上面的字迹却无法证明墓主身份。根据《莲玉柯氏宗谱》记载,广胜山何家蓬安葬着莲玉柯氏41世柯时聘及其三子柯匪石夫妇,两座坟茔均为乙山辛向(即朝西向),然而环顾四周除了一座坟茔外再无其他老坟的踪影,我们在密林中寻找未果。据向导周甄友介绍,自他记事起此处仅有这一座老坟,但在另处有一座朝南的老坟。在他的带领下,在荆棘中找到那座坟墓,经仔细辨认是嘉庆十三年(1808)江氏先人的坟墓,通过此墓也证实了广胜山在清咸丰以前有江氏家族住居,因惨遭太平军杀害而举家逃走的传说。然而那座朝西的坟墓究竟是柯时聘还是其子柯匪石的坟墓尚无直接证据证明。

踏遍青山愿未了
踏遍青山愿未了
踏遍青山愿未了

在现场我和有伟族弟分析认为,此墓为柯时聘的坟墓可能性极大。一是家谱记载的乙山辛向,符合此墓的实际朝向;二是此墓规模较大,面积足有二分地,有着三道拜台,是用巨石垒成,墓内是用青砖砌成;三是此墓规格较高,墓碑以及荷花柱等墓面均为青石,此石为外来石,在明代九华山地区使用这种青石墓碑极其罕见,由此可以证实符合柯时聘的身份。因为柯时聘系民族英雄、福建按察使副使、巡海道副使柯乔的长孙,生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卒于天启元年(1621),据家谱和光绪版《青阳县志》记载,于万历年间被敕授为江西南昌县令,致仕回乡后病逝安葬于广胜山何家蓬,依据其家庭历代为官宦和其实际身份建造这样规模的坟墓符合历史事实。

为什么此墓不像是柯匪石的坟墓呢?从其生活的年月看,他出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卒于康熙六年(1667),他生活在明亡清统的转型时期,他的祖辈都是明代官宦,家庭兴旺,衣食无忧,明朝灭亡后对其家庭冲击巨大,由盛转衰,虽说受过良好的教育而满腹经纶,但却对现实不满,以致隐居刘冲山中饮酒作诗不愿做官,写下了著名诗篇:“岩头一片薛萝披,上有平田下有池。最爱刘郎题字处,至今翠拥石生姿。”刻在岩石上,成为刘冲石刻的一部分。康熙三年(1663)青阳县令张邃赠 “清白之裔” 匾额一块,称之为清白传家,诗酒畅志,洵风雅流。当年他和其弟鼎云主修了康熙十年(1670)版《莲玉柯氏宗谱》,为莲玉柯氏家族传承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当年的谱序和后跋分析,此次莲玉柯氏修谱应为东十房子厚家族出资,匪石、鼎云兄弟执笔而成。由此可见,当年他们的家庭已经明显衰落,在康熙六年柯匪石病逝时其家庭已经没有能力为其厚葬了,其坟墓经过三百五十余年的风雨今天难以寻得也属情理之中。

近年,我和有伟族弟多次上广胜山寻找莲玉柯氏先人的坟墓,只要家谱中有记载的地名我们都去寻找过,如位于新庵里的40世柯荛年(即柯乔的长子)的坟墓(俗称状元坟),我们祭拜过;老庵里翠盖峰下虎形我们找到了37世志洪公(号守约,即柯乔的祖父)的坟墓,23世文兴公的夫人刘氏(生于宋徽宗重和元年,即1118年)的墓碑,以及志河公支下40世秉相公(即时传公、时节公的父亲)的坟墓等许多莲玉柯氏先人的坟墓,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

但在近年上广胜山寻找先人的坟墓中也留有许多遗憾,如23世文兴公的坟墓究竟位于哪里?依据家谱绘制的老庵地图上标注的“祖茔”在志洪公墓的左边,但我们刨土反复查看左边的几座墓碑,其中位于这座大墓中间的墓碑,经反复辨认上面写着:“柯门刘氏孺人之墓”,然而无法再找到文兴公墓碑的痕迹,文兴公的坟墓在这里吗?无法确定。最为遗憾的是柯乔的父亲柯崧林的坟墓至今无法确定。柯松林,字廷坚,号云门,生于明天顺五年(1461),卒于嘉靖十三年(1534),先后任浙江武康县训导,河南周府堵阳王教授,以其子柯乔贵封监察御史,享年七旬有三,葬于翠盖峰虎形守约公墓右丑山未向。就是这个“守约公墓右丑山未向”把我们在寻找中弄糊涂了,因为东一房四十一世鸣鵉(坤公长子)卒后也葬于此,其表述为“公氏葬于翠盖峰虎形守约公墓右丑山未向”,与崧林公所葬的位置表述一模一样。经分析认为崧林公身份特殊,其去世时柯乔不仅中了进士,且仕途正如日中天,不论是其家庭还是官场世俗,应该建有规模相当的坟墓。在此处我们曾反复寻找,未见特殊坟墓,附近的几座墓碑因麻石分化,或被土埋难以辨出碑文内容,同时其规模也不符合崧林公的身份。这究竟是为什么?还是崧林公的坟墓早已被毁,还是当年建墓有意隐瞒具体墓址以防盗贼,还是家谱中记载有误,只能有待于今后发现。

广胜山,今天依旧山清水秀,一派生机怏然的景象,莲玉柯氏先人谋风水安息于此,是对大山的敬畏,是对后世繁荣的期盼。时隔数百年的风雨以及后人活动的加剧,许多先人的坟墓消失也属正常。今天我们作为莲玉柯氏后裔寻找先人坟墓数次来到广胜山爬山涉水、披荆斩棘,踏遍了所有有记载的墓地,虽说心愿未了存有遗憾,但可以说我们尽力了,我们也只能愿先人的英灵能安息于青山,庇佑莲玉柯氏子孙兴旺繁荣、四季平安!

 

九华山莲玉柯氏五十四世  柯宏根

2019318撰于蓉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