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厚重的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青阳县城东南面约6公里,其山名应是山上有着巨大红色岩石而得名。其山不高,但在青阳历史上名声不小,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此处便成为不为起眼的地方,许多历史遗迹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http://s1/bmiddle/002o9d8Kzy7bcdBQi2c60&690
近日,我在光明村的一位朋友陪同下徒步对火焰山作了一次游览。那天我俩乘车来到火焰山脚的沈家,这里的村庄依山而建,房屋建在绿树丛中,大多是两层小楼,已经见不到任何徽派建筑了。据朋友介绍,沈姓是这里的大姓,历史上建有规模很大的祠堂,在光绪版的青阳县志都有记载,且该姓历史上人才荟萃,如安徽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安徽省文联主席沈培新就是从这里走出的杰出人物。
我们沿着一条山谷的小溪逆流而上,穿过几户人家,转而沿小路向山上爬去,我们穿行在密林中,感到阵阵清凉,只有从树缝里透进的几束阳光,如同手电筒照射一般,使人感到清爽无比。越向上攀爬越感到陡峭,大约攀爬到半山腰,出现断断续续的石板路,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史上就有的石板路,只是山下被人为破坏了。再往上爬了一会儿,石板路已经十分完整,我仔细看着这些石条,人工开凿的痕迹十分明显,从石面磨损程度上看年代久远,朋友告诉我说,这条石板路是何人、何年铺设,因无史料记载,究竟有多少年就不清楚了。
http://s4/bmiddle/002o9d8Kzy7bcdFei4343&690
http://s16/bmiddle/002o9d8Kzy7bcdGpz6Ddf&690
http://s5/bmiddle/002o9d8Kzy7bcdHMvfC54&690
http://s6/bmiddle/002o9d8Kzy7bcdIEEFT25&690
我们拾级而上,终于接近了火焰山那红色的绝壁,突然一座山门拦在面前,朋友告诉我,这就是慈悲寺的山门,我想拍一张完整的山门照都无处站立,可见此地狭窄险峻的程度。
http://s2/bmiddle/002o9d8Kzy7bcdOp2OR91&690
http://s4/bmiddle/002o9d8Kzy7bcdPkIqTa3&690
穿过山门向上攀登,路旁有座天然山洞,此洞大约十多平方米,朋友说这座山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和尚曾在这里修行,因为当时大慈寺庙宇全毁,大兴和尚在此苦修行多年,身后终成后山第一尊真身,我望着阴暗潮湿的山洞,为大兴和尚当年修行精神深为感动。
http://s12/bmiddle/002o9d8Kzy7bcdSUxrtab&690
http://s12/bmiddle/002o9d8Kzy7bcdU1hDZ4b&690
我们终于来到大慈寺殿前,只见它建在十分陡峭的红色绝壁之下,使大慈寺显得十分的巍峨,抬头看一会蓝天映衬的峰顶,使人颈椎难受,这座红色绝壁犹如一堵高墙立在那里,显得峻峭挺拔。朋友向我介绍,大慈寺建在火焰山中央,始建于宋代,明崇祯十四年(1641)重建,原寺有岳飞书匾一块“飞阁流丹”,文革期间庙宇彻底被毁,1994年由圣航法师重建,后任主持果柄经过不懈努力,终建成今天这样,成为火焰山自然人文相融突出的景观,
http://s8/bmiddle/002o9d8Kzy7bcdXxRn9f7&690
http://s16/bmiddle/002o9d8Kzy7bcdYnRQr6f&690
http://s15/bmiddle/002o9d8Kzy7bcdZkTBI0e&690
站在大慈寺前远望莲花峰,峰峦叠嶂,遥望县城山河相串,高楼林立,层次分明,站在这里给我们的感觉是:家乡原来是如此的美丽。
http://s3/bmiddle/002o9d8Kzy7bce2XE8Gc2&690
http://s1/bmiddle/002o9d8Kzy7bce3U8la70&690
我们离开大慈寺,向火焰山山后走去,远望大慈寺它映在绝壁和林荫中。在向山后行走的途中绿树成荫,漂亮的山峦不亚于富士山。但走到火焰山背面,见到的是采矿,山峦彻底的改变了,这真是大煞风景。
http://s1/bmiddle/002o9d8Kzy7bce8BDdS10&690
http://s7/bmiddle/002o9d8Kzy7bce9wdAG66&690
http://s15/bmiddle/002o9d8Kzy7bceaq2Pcfe&690
http://s2/bmiddle/002o9d8Kzy7bcebD8xH81&690
走到山下,一条水泥公路出现在眼前,朋友说左走就是青龙山,当年朱农等老一辈就在这一带打游击,这里的山水和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http://s1/bmiddle/002o9d8Kzy7bcefCuv680&690
沿着这条公路我们向新中方向行走去,途中朋友指向一座悬崖,说那就是钓鱼台,传说姜子牙在此钓鱼,是真是假那就无人知晓了。
http://s13/bmiddle/002o9d8Kzy7bceiYBeQ2c&690
突然我发现远处山林中有寺庙,便加快了脚步,来到寺前,只见门额上写着“龙泉禅寺”,该寺果权法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谈起了龙泉寺的历史,龙泉寺是因寺旁有龙泉出水而得名,始建于唐代神龙元年(705),北宋大中元年(1008)改寺名为兴教寺,宋绍兴十年又受朝廷赐额,从此寺庙兴旺,后因战火被毁,直到1997年该寺由果光法师发愿重建。
http://s6/bmiddle/002o9d8Kzy7bcelxsnr25&690
我们告别果权法师,离开龙泉寺,朋友朝着西北方向一座山梁指去,那里就是历史上青阳有名的妙峰寺。我知道妙峰寺在明代永乐年间就是青阳的三大丛林之一(另两处分别为九华山的化城寺,青阳县城内已废的妙音寺),该寺最兴旺时僧人有千。朋友介绍说,该寺直道文革当中彻底被毁,加上后来采矿等原因庙址也难寻踪迹,偶尔还能寻得几座僧人墓。
这时接我们回城的车来了,上车前我再次望着眼前树木葱茏的火焰山,总有些意境未了的感觉,既然火焰山有着如此厚重的历史,今天除了那段上山石板古道外,尚未寻得什么古迹可辨,看来那些传奇的历史故事也只能留在县志和史书里面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