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在今天这样一个到处充满温情的日子,和大家相遇在直播间,按照假前的工作安排,由我牛年开门红,聊一聊我的读书之旅。
今天是2021年第35天,我开始了第五本书的阅读。这35天的坚持读书打卡,让我体会到,读书真的就像隐形的串门,让我有机会聆听大师的教诲,同大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坦白说我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有的文字理念性较强,我读不太懂,但每打开一本书,我总能感受到自己与作者在某方面的共鸣,或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或感受能触碰到内心的电流。下面我分享我这些天来读书的收获。
在《孩子你慢慢来》《目送》这两本书中,我看到了龙应台陪伴孩子成长中的幸福,也看到了同为母亲,她在事业上的不懈追求。喜欢她透过清新的文字,慢慢流淌出的母子情。愿意看她不温不燥地引导孩子成长。同时也能感受她在家庭和事业关系处理中的矛盾心情。
在《积极心理学》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积极心理学。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问候、班会、班级承诺、公约、协议、反思日记、服务学习等方法向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渗透。我们应该改变原来每天纠错、处理违纪、抓违纪这种哪跑水堵哪的教育方法,而从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入手,
2021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武志红老师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是一本读家庭教育的书籍。请大家回忆,我们在也家长沟通时,是不是有部分家长这样说:老师,我不想管了,他不听我的,我管不了;老师,她一直以来都这个样子,骂也骂了,说也说了,就是没有用,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老师,我好忙,我开了好几个店,我是真没空管他,老师你多费心吧……这样无奈的家长是不是我们都看到过?很多父母总觉得别人家孩子听话,自己家孩子逆反,我是没法了,斗那样吧;有的以为这是孩子的天生性情,长大了,都会不听话。其实并非如此,逆反,很多时候源于不被看见,所以孩子会跟父母对着干。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什么是看见?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看见,就是回应;回应,就意味着自己被看见了。在亲子关系中,回应像一缕光照亮孩子的世界;没有回应,孩子就像生活在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
那么,父母对孩子逆反心理最好的回应是什么呢?就是:培养更牢固的关系,而不是依赖施压手段。
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把注意力放在关系上,而不是纠正行为。
2.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喜欢真实的自己。
3.鼓励孩子依赖父母
三句话很简短,我们做为教师,理解起来肯定不会难,再和这样的家长沟通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从这三方面和家长一同聊聊改善亲子关系的话题呢?
读书,我总是边读边推理。在亲子关系中,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在师生关系中,是不是每个学生也都需要被看见呢?有一句话大家肯定不陌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现在让我理解这句话,我想,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我们要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师爱照亮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首先要看见,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本好书,一个灯塔。每一个活出了自我的人,都是尚走在迷宫中的我们的榜样,而书是一种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我们可以借由一本好书,和一位作者对话,而那些你喜欢的作者,他们的文字会进入你心中,照亮你自己,甚至成为你的灯塔。
最后,我想用杨向奎先生的名言结束我今天的聊书,“读书是最快乐的事。”愿我们元小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将读书这件事坚持做下去,做读书指引我们的工作,让好书照亮学生的心灵,2021,我们一起体味读书的快乐。
20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