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2016-03-29 09:00:15)
标签:

邵氏电影《武松》

香港电影《武松》

香港演员狄龙

分类: 港台电影
香港彩色故事片《武松》
    邵氏电影公司1982年出品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编剧:李翰祥
    导演:李翰祥
    主演:狄龙、汪萍、刘永、谷峰、王莱、陈宝祥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电影故事:
    根据小说《水浒传》改编。
    从武松打虎一直讲到武松在狮子楼杀死西门庆结束,丝毫无关风月。《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段故事家喻户晓,怎样将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拍得观众爱看,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人人都知道就意味着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像不久前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和最近的《忠烈杨家将》就是此类型电影中典型的失败案例。
     这部电影中也有上面所说的李翰祥电影的一贯优点,场景道具都十分考究,虽然一看便知是片场内所造,但是山石树木、小桥流水、屋宇房舍、街道店铺,应有尽有,皆是古色古香;又比如,“三碗不过岗”酒馆中的那个店小二,招呼武松报菜名时嘴皮子那个利索啊,俨然就是一个说相声的,这类传统文化在如今的电影中很少见的;再比如,武松成年后见到武大郎后,当街跪地叩拜毫无扭捏,传统的长幼礼仪一览无余;又再比如,武松在酒馆中吃的正是山东人最爱的煎饼卷大葱,这类细微的地域差别现在很少人会顾及到;当然,片中最显眼的,还要数潘金莲的那双小脚,真正的三寸金莲,这个在李翰祥的很多电影中都有出现。
     当然,道具场景考究这些,只能说是一个优点,并不能成为影片吸引人的元素,关键还是要看故事、看人物。这部电影与李翰祥其他电影非常不一样的是,故事节奏非常的快,不仅没有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反而是动作戏连场,武松打虎那一段还有真老虎上阵(虽然替身明显),看的人酣畅淋漓。本片在故事上弱化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的部分,重点突出了武大郎和武松之间的兄弟情深,用了很多的细节,比如最开始武松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去打那些嘲笑武大郎的孩子,又比如打虎后兄弟俩在家中玩到如孩童一般滚在地上,还有就是用了很大的篇幅塑造武松的勇猛豪侠、重情重义,比如一开始为了帮助不认识的父母出头而杀人,“三碗不过岗”酒馆中的豪气干云,景阳岗打虎时的英雄气概,拒绝潘金莲引诱时的坚决果断,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时的快意恩仇,毫不拖泥带水,令人不禁心生敬仰。
     影片的成功也要靠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最值得称道的是老戏骨谷峰饰演的武大郎,谷峰是邵氏电影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位大配角,多在武侠片中饰演道貌岸然的野心家,但是,这部片子里他饰演的“三寸钉”武大郎可谓是大突破,首先形象上就设计的非常丑,很朴实本分,然后就是上面所说的他与武松之间的兄弟情,对兄弟的种种爱护之情,演绎的非常动人,无愧于最佳男配角称号。至于狄龙饰演的武松,勇猛豪侠、重情重义其实都完成的非常出色,只不过这个武松的形象有点高大全,不够讨好;汪萍饰演的潘金莲其实戏份并不多,但形象醒目,完全不是央视版那种贤良淑德、被逼无奈的形象,反而是外放的毫无羞愧的那种淫荡,从勾引武松那一场便可看出,被武松挖心时的销魂表情确实是神来之笔,据说她便是因为这一场戏获得金马影后的,这完全是李翰祥设计的;刘永饰演的西门庆戏份太少,没有什么发挥。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1982年荣获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王萍)、最佳男配角(谷峰)、最佳服装设计(刘季友、李燕萍)。
    1983年,荣获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李翰祥)。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香港邵氏电影《武松》

2016年3月27日,CCTV-6播出香港邵氏电影《武松》,第一次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