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可以适应异乡,却不想成为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2013-06-17 19:48:31)
标签:

脚步

味道

要是

田园

叶子

分类: 晶滋晶味
 
我可以适应异乡,却不想成为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故乡与气味相关。每当空气里飘荡着栀子花的清香,我就忍不住开始怀旧。

关于故乡的记忆似乎多在夏日,那时的植物蓊郁、物产丰饶。奶奶竹篮里往往随意放着一些茄子、豇豆,新鲜小葱、西红柿,都来自不远处的田园。西红柿常常并不熟得太透,搁在篮子里慢慢变红,吃的时候带着酸甜的沙瓤,滴在棉布裙子上很快洇开一抹淡淡的粉红。

奶奶的院子里爬满了丝瓜和苦瓜的枝蔓,生长着半人高的可以用来扎扫帚的高粱。李子树,桃树,梨树,枣树结的果实常常伸手可及,或是爬到树上就能够到,肥厚硬朗的叶子刮在手臂上有点儿疼,叶子上的虫咬的胳膊又疼又痒。蔓草丛生的矮墙,在夏天被爬藤的叶子装饰成一片绿色,叶子下的枝蔓生着小刺,在腿上一划便是一道红色的伤痕。可孩子们依然在墙下走来走去,寻找蛐蛐和蚂蚱。

门边种着两颗很大的栀子花树。一到这个时候,我就会趴在树下边数花苞,数开了的花,常常会数错。每天上学的时候奶奶总是会别上一朵在我的马尾上,要是哪天傍晚奶奶发现没有明天要开的花,隔天就会起个大早到对面的人家的树上摘上两朵给我别上。

年少时,我曾觉得那个门前上方的天空太过狭小,自己以后可能要离开这里,去更远的地方,寻找更大更精彩的舞台。从小接受的就是一种离开的教育,去城里、去省城、去大城市、……这样才叫出息。至于具体能出息到哪里,我也不确切知道。

后来有了大学毕业后在格子间工作、在出租屋生活的若干个夏天。城市的夏天到处都是空调,却更加炎热,公交车上嘈杂的人群,混杂着浑浊的尘土、热乎乎的尾气,以及各种来源不明的味道,在记忆里似乎一直如此。遍寻整个城市,都难以找到南北通透、带院子能养花种草的房子,就像故乡的老屋那样的——如果有,它们昂贵的价格也只能让人却步。

城市有城市的好处,因为彼此的素不相识,生存法则更加明朗刚硬,纯粹、直接。他人不会插手你的生活,也不会在你困难时伸出援手。不过,没有期待,也就无所谓失望。节奏很快,许多相似的人在这个火锅里一起煮着,拿着自己或真实或虚构的藏宝图去寻找梦想。不完满,却始终奔着希望而去。

偶尔倦了,特别想回老家,不看电视,远离电脑。在家乡,反而变成了游客,不,是游子。放慢脚步,居然有些无所适从,与亲戚、邻居聊起天儿来,似乎再也找不到从前的那种自在与归属感。也是,别人不是你,没有经历过你所经历的,凭什么让他们理解你?

只有肠胃是最适应家乡的。新煎的豆皮裹上白花菜蒜苗腊肠丁鲜香四溢,下雨的时候牵着牛拿着塑料袋捡上满满一袋子的地渣皮炒上奶奶做的泡辣椒软和,老爸钓的龙虾和黄鳝用蒜爆炒一下就可以用盆端上来饕餮。把心心念念的食物全都吃遍,把惦记的人探望完,就又可以安心地离开了。假期多半不会太久,不会久到开始想念街边的麻辣烫和水煮鱼——不知不觉中,在他乡培养的口味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故乡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源源不绝地提供着精神和物质上的补给,每一个返乡回来的人都精神焕发了许多。很自私地希望,故乡一直保持原貌,亲人永不会变老。可是,我们在变,其他人又怎么可能一直待在原地?城市化的脚步不可抵挡,听说家乡将要这样建,那样改,过几年返乡的过程会大大缩短。与此同时,老家的耕地被征用,隔壁的二大爷说,以后就吃不到自己种的粮食了。村子据说也要统一改建,盖成楼房……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说,咱家的楼房才小我三岁,是该换了。可在某日,半夜醒来,清晰地记起童年里那个夏天的草木,想到熟悉的一切很快不复存在,童年记忆中的所有痕迹即将删除时,突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么多年,活得像一块移动硬盘,清空了,便觉得被抛弃了。

我可以适应异乡,却不想成为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