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总是会有些领导给手下讲话,“不”字是常挂在嘴边的。这个不准,那个不行啦;这不该那不好啦;这不对那不能啦,等等。反正“不”的使用频率很高。但“不”都是说给别人的,留给自己的
“不”就少而又少了。不对自己说“不”,就是缺乏对自己的约束,时间久了,容易放纵自己,难免不出事儿。
当你拒绝为独享鲜花的艳丽而去采摘她时,你便获得了满园的春色;当你拒绝为玩弄可爱的鹦鹉而去囚禁她时,你便获得了仁慈的美誉;当你拒绝了以高薪为酬而逃离目前的岗位时,你便获得了淡泊与宁静。
古语有云:“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告戒人们不要太贪心,学会克服形形色色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欲望。
象是森林中的一个庞然大物,蛇却是一条细长细长的爬虫,肚皮很小,吞吃一只青蛙、老鼠什么的还差不多,居然妄想一口吞下一只庞大的象,真有点太自不量力了。“蛇吞象”是办不到的,它的用意不过是告诫人们不要“人心不足”,而要“知足”,不是有句成语叫“知足常乐”吗?
相传宋仁年间,深泽某村,一家人只有母子两个人,母亲年迈多病,不能干活,日子过得很苦,儿子王妄,三十岁,没讨上老婆,靠卖草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王妄照旧到村北去拔草,拔着拔着,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王妄动了怜悯之心,小心翼翼地拿回了家,从此母子俩精心护理,蛇伤逐渐痊愈。忽一天,小蛇觉得闷在屋子里没意思,爬到院子里晒太阳,被阳光一照变得又粗又长,象根大梁,这情形被老娘看见了惊叫一声昏死过去,等王妄回来,蛇已回到屋里,恢复了原形,着急地说:“我今天失理了,把母亲给吓死过去了,不过别怕,你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锅里煎熬成汤,让娘喝下去就会好。”王妄说:“不行,这样会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想别的办法吧!”花斑蛇催促地说:“不要紧,你快点,我能顶得住。”王妄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母亲喝下汤后,很快苏醒过来。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看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他被录取了。
如果你得到的是整个世界,而丧失了自我的生命,那么,你也得不偿失。其实,命运并不是来自某处,而是在自己的心田里成长。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不小心就会掉入这个美丽的陷阱。所以为人一定要坚守本分,拒诱惑于门外。
有位哲人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理智的选择。”这取舍之间,境界高下悬殊。
一路走来有太多绚烂的花朵,总是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朵,荣华富贵飞,世上的人儿追,背负着欲望的包袱前行,纵使被压得透不过气,仍不愿放下,不愿停歇。你可曾想过拒绝自己,试着征服自己的欲望,漫山红花,一朵足以芬芳,三千弱水,一瓢足以解渴。巧于取舍,松开紧握的拳头,或许你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