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素如简,幸福所指


标签:
紫金疲于鸣叫声生命本质大蟋蟀杂谈 |
分类: 晶说晶事 |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
“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
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
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
“你等着。”昆虫学家一边说,一边向附近的树林小跑了过去。
不久,他便找到了一只大个头的蟋蟀,回来告诉他的朋友:“看见没有?一只白牙紫金大翅蟋蟀,这可是一只大将级的蟋蟀哟!怎么样,我没有听错吧?”
“是的,您没有听错。”商人莫名其妙地问昆虫学家:“您不仅听出了蟋蟀的鸣叫,而且听出了蟋蟀的品种—可您是怎么听出来的呢?”
昆虫学家回答:“个头大的蟋蟀叫声缓慢,有时几个小时就叫两三声。小蟋蟀叫声频率快,叫得也勤。黑色、紫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的蟋蟀叫声都各不相同,比如,黄蟋蟀的鸣叫声里带有金属声。所有鸣叫声只有极其细微,甚至言语难以形容的差别,你必须用心才能分辨得出来。”
他们一边说,一边离开了公园,走在马路边热闹的人行道上。忽然,商人也停住了脚步,弯腰拾起一枚掉在地上的硬币。而昆虫学家依然大踏步地向前走着,丝毫没有听见硬币的落地之声。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老师问。
大家都在思考,没有人回答。
淡淡然然的笑赏春樱夏草,秋月冬雪,
渴了以清泉落霜煮茶,饿了以鲜果繁花裹腹,乏了听雨打芭蕉,
卧翠竹苇席,应了那句“一蓑烟雨任累了平生”。
都市繁华,心却无家,总觉得不管在什么地方,
自己总是在漫无目的的流浪,去寻找那自己都不知道的什么。
天空飞过的小鸟,山涧轻流的小溪,我只想:人如栀子,坚守,等待。
栀子,浓郁的白色,予人淡淡的忧伤,不重,如一座山的落叶,
一瓣一瓣的错落,顺着花蕊的方向不急不慢。
栀子,予人浅浅的微笑,如洞察先机的聪颖女子,
只在一旁悠闲的看百花争芳,
过了一季,不都化泥护根了?何苦争得人消瘦,心憔悴,
便宜了些深深城府的“渔人”,演了一幕悲喜不是的闹剧。
若人能素如栀子,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
世间人,茫茫的走前程,疲于一次一次的心计谋算,
疲于一场一场的风花雪月,疲于一年一年的奔波往复,
疲于林林总总的“做人”规则……那何不,如栀子般,不骄不躁,因为夏至不远。
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坚守自己,尊重别人。
滚滚红尘惹尘埃,而我无力承负,
尽量的让自己开心快意,
每天都是二十四个时辰,
快乐或不快乐,时间总如飞般逝去,毫无余地。
所以应找些合适自己的方法去活得精彩,活得尽兴。
流光容易把人抛。
我喜欢栀子,有着些微禅机。
所谓“佛笑人心痴,人心不自知。”也许说的便是我这样的“顽石”。
又有什么关系?我很快乐就是了。
于是,心若如栀子,人也会如栀子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