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日子
小日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69
  • 关注人气:1,8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职业荣誉感,丢在哪儿了?

(2012-04-26 10:37:09)
标签:

日本

职业理想

荣誉感

中国青年

骂骂

杂谈

分类: 晶眼百态

    我们的职业荣誉感,丢在哪儿了?

    在中国,还有哪个职业不被仇视?势利教师、杀人医生、打手城管、吸血官员、万恶商家……众行当都被冠上骂名。

    每个社会人都有相应的职业,用来谋生或实现个人价值。于是,在贬低职业的口水仗中,很多人互骂的同时又自轻。其实任何时代任何职业都会有爱岗之人,也会有害群之马。

    只是如今,势利浮躁的价值观成了主导,面对红红绿绿的诱惑,轻而易举就抛售道德、素养。每个行业的潜规则盛行,通通被祸害成了一淌浑水,纵然清白之人也免不了惹来一身臭。身处其中,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忍气吞声,独善其身太难也太不现实。如此一来,职业荣誉感便无从谈起。

    记者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狗仔,医生都是只认钱没同情心的白衣杀手,律师都是替有钱人钻法律空子的帮凶,老师都在补课赚钱误人子弟,知识分子都在搞学术腐败,艺术家就会装大头蒜,公务员全都公款吃喝搞腐败,演艺明星都热衷潜规则上位……在中国,还有什么职业不被人仇视?!

    人有点癫狂了,骂完医生骂教师,接着骂骂公务员,还不解气骂骂专家,歇会儿,继续骂骂IT,骂骂商家,总之,各行各业没有不被骂的。所以,平常心对待,想想有时候骂人的骂的可能只是一种制度,而并非某个人。

    今天,同样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人一等的。他们身在其中,却无法认识到其价值,只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劳动。他们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自然无法投入全部身心。他们在工作中敷衍、得过且过,而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上了。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所成就。

    许多人不是把工作看作创造一片新天地和完善自我的必经之路,而仅仅把它看作衣食住行的来源,是生活的沉重债务,是无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劳碌。

    美国在“最受尊敬的职业”民意调查中,消防员名列榜首,总统则排在第26位。美国消防机构承担类似民间保姆的职责,譬如可以在72小时内依法接收并短暂护理单亲妈妈遗弃的婴儿。消防员被民众信赖的程度高于其他公职人员。消防员的薪资福利待遇相当不错,不仅超越蓝领阶层,比之一般的白领甚至科技界打工族还优越。

    很少有人能欣然地说:“我是一名……”了,职业自豪感与薪资地位等联系越来越紧。自豪是因为成就感,而今如工作单位能分房,估计所有人会无比自豪。

    曾经,我们的父辈总是热爱工作,不断地强调职业精神,今天,我们更多的却是牢骚满腹,偏向职场生存法则,理想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少……其实许多人也有职业理想,只不过在各种压力下向现实妥协,被贴上了“没有职业理想”的标签。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我们一边对医生、演员、干部的职业形象嗤之以鼻,一边却费尽心思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何为对物质的趋利避害越来越为人所推崇,对精神的趋荣避辱却渐渐被矮化?职业选择和职业形象的倒挂,则更是社会道德价值层面的病态,反映出的是公共道德底线的一再退守。

    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薪酬制度的不合理和职业报酬中的漏洞,不再重视职业道德的塑造和监管,那财富分配和道德矮化的恶性循环,会伴随着更多人的职业选择,进一步恶化。

    上世纪80年代,一封署名“潘晓”的信:“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在《中国青年》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对于人生价值观的大讨论。客观地讲,许多年以后,我们也面临着一种“价值观”危机。

    当代人的价值正日益变得单一而功利,在大家看来,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在财富上必须要富足,最常见的形象就是开着跑车、坐拥别墅。过去,人们崇拜劳模、崇拜科学家、崇拜教师,当然,也并不避讳对合理致富者的仰慕——关于成功的价值观,多元丰富,人生的路可以走得很宽,包括工人在内的每个职业都可以获得认同尊敬。

    问过许多日本小孩“长大后想做什么?”,得到的回答经常是:幼稚园阿姨,邮递员,美容师,都是听起来不那么辉煌却很实在的工作。并且“职人”还是很多青年人的选择。“职人”是一线劳动者,也是日本社会最基本的推动力。如果你去日本的小工厂看看,无论老少,“职人”们每天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快、更方便。他们是真正的发明家,财富的创造者。

    现代人的缺点之一,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爱心。面对如今各行当的功利现实,我们怀念工人老大哥时代的热情与纯粹,怀念下海经商时代的胆识与激情。

    职业荣誉感淡化,职业只能是职业,聊以为生权作糊口。一个人要获得尊重,需自己努力工作;一个职业要获得尊重,则需行业内的大多数人尽职尽责,更需良性的社会体制与环境。期望有一天,每个人都能体面工作与尊严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