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地狱,还是天堂,只在于争与不争

标签:
天堂筷子社会达尔文主义三聚氰胺孔子文化 |
分类: 晶眼百态 |
以前总是喜欢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挂在嘴边,也总喜欢标榜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些似懂非懂的句子,总觉得是对的,也是合乎常理的,只是越长大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遍布竞争机制,加上对物竞天择的进化论的误解,使社会达尔文主义横行,狼文化大行其道的社会。人们不只所争之物唯利而已,竞争之规则也丧失殆尽,弱肉强食、投机钻营、欺诈蒙骗,强取豪夺……不择手段,只要达到目的就行。君子似乎只是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了。
无可厚非,社会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的,没有狼的野心,没有争强好胜的斗志,,没有无利不争的私心,也许就只能任人鱼肉、任人宰割。于是文人争名,商人争财,官员争权,强者争胜……争,就成为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则。
我们既倡导和谐社会,又在提倡竞争机制,就像一矛一盾,有争之处,怎来和谐,可是无争之处,难以一定胜负。我们不是不提倡争,只是在争的时候,可以多一些公平,多一些道德、多一些善。不要让争强、争胜、争夺、争斗、争辩、争吵,争出一个你死我亡,一个无规则、无道德底线乱象丛生的景象。
君子有所争,有所不争。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们喜欢抢,干什么都抢,就是人人有份的事情,他也要抢。抢完盐,要抢日用品,抢公共院落,开车抢道,做车抢座,排队还要插队抢前。我们争先恐后的心态,已经深入到潜意识,即使没有利益,这种心态也足以令他向前猛冲。哪怕知道只是一声谣言,一个幌子,也会引得无数中国人竞折腰。对我们而言,争,不再是为了生存,为了谋得一个发展,而是一种植入骨髓,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
在职场,为了表现,我们争先恐后的鞠躬哈腰,穿小鞋;在商场,我们找关系,走后门;在名场,我们搞绯闻,潜规则;在生活,我们心惊胆战,刮风就是雨。我们争的是结果,争的是名,是利,是势,是权,却忘了争德,争才。我们总是能很轻而易举的忽略过程,因为我们讲求效率,追求结果。如此循环,如此反复,只会招来更加恶劣的后果,而和谐之期,也成遥遥无期了。
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行僧问老禅师:“听说在人类以外的世界有地狱和天堂,是真的吗?”老禅师回答:“当然有,可它们的差别不象你所想象的那样。在外表上地狱和天堂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居住在那里的人的心不同而已。”行僧又问:“只是心不同,为什么要分地狱和天堂呢?”
对此,老禅师打了一个比喻:在房间中央放一口大锅,锅里煮着面条儿,旁边摆着碗。吃法是按定好的规则进行,即必须用1米长的筷子,手拿着筷子一端吃。在地狱中,用1米长的筷子能很快夹住面条儿放进自己一侧的碗里,可是由于筷子太长,送不到自己的嘴里。但在对面的人看来,面条都让这家伙夹走了,所以要用筷子把别人夹在碗里的面条夹回来。这样你争我夺,结果大家谁也没吃成,都走上了饿鬼之途。
天堂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人们相互招呼道:“面条煮好了,大家一起吃吧!”说着就用筷子夹起面条放到对方碗里说:“请你先吃。”并伸长筷子把面条儿夹进对方嘴里。对方也说:“啊,真好吃!这次请你吃。”并且把面条夹给那个人。于是大家吃得很安稳。
愿意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选择权其实在我们每个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