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品牌频频诚信缺失为哪般?

(2011-08-20 10:05:59)
标签:

达芬奇

味千拉面

肯德基

诚信的缺失

品牌管理

监管

惩处力度

杂谈

分类: 晶眼百态

     多年来,人们选购商品时一直对洋品牌怀有崇敬的心理。无论是买车、置业还是吃饭、穿衣,似乎洋品牌的质量和信誉更值得国人信任。但是,近年来国际品牌在中国问题频现,究竟是为哪般?

洋品牌频频诚信缺失为哪般?
      先从口碑与声誉在业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达芬奇家居,这一高端家居品牌在经过记者长达半年多的调查后发现,达芬奇公司销售的部分天价家具并非意大利生产的,所用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经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家居造假行为一时之间在家居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消费者也开始反思一直以来对洋品牌的非理性热衷。当此事还在一起片喧嚣声之中的时候,另一件事又摆在了我们的眼前。

洋品牌频频诚信缺失为哪般?

     日本味千拉面骨汤门,又一个待解的“达芬奇密码”。所谓汤底,竟由浓缩液稀释而成。且,一公斤浓缩液可“还原”100碗汤。显然,如果不添加任何香精和配料,汤底无论如何也浓缩不起来。对于添加了什么添加剂,味千必须给出一个详尽说明。只有这样,消费者才可判断这些添加剂是否对健康有害!日前,味千中国总部提供了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出具的《营养评审报告书》,其中有“钙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类的数十倍”等字样。但,送检样品是“骨泥浓缩汤料”,而不是消费者喝到的、稀释后的面汤。送检一套,出售又一套,与“挂羊头卖狗肉”何异?稀释后的面汤,每碗成本仅有几毛钱,但味千每碗拉面价格十几元!用兑水稀释方法谋取暴利,正是把消费者当成“冤大头”忽悠。日式拉面常以“营养丰富”的招牌吸引食客。可味千汤底丑闻,不免让消费者产生种种担扰。“达芬奇密码”尚未解开,又来了“味千汤底之谜”。一个又一个待解的“疑团”,让消费者内心很受伤;面对一个又一个缺乏诚信的商家,我们拿什么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洋品牌频频诚信缺失为哪般?
       仅仅在日式快餐“巨无霸”味千拉面“骨汤门”后的几天,另一快餐巨头肯德基也被微博爆料旗下高价豆浆由粉剂冲泡,引起网络巨大反响。豆浆由豆浆粉兑制。“中国网事”记者计算网络上肯德基供货商零售的豆浆粉价格,更发现售价6.5元的豆浆成本极可能不足1元。  

  

而消费领域“李鬼”们的技俩,更是层出不穷。

  伎俩一:虚假宣传。从将国内产家具运到保税区“一日游”之后就将产地注明为国外的达芬奇,到以纯猪骨熬制的汤底汤料为卖点其实却是浓缩液勾兑而成、钙质含量宣传误差高达几十倍的味千拉面,虚假宣传的“浮夸病”屡见不鲜。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夸张乃至“擦边球式”的广告除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是已经形成了一种诱导性消费的模式,导致全社会对强烈刺激的追求。

  伎俩二:以次充好。长期以来,以次充好被认为是小店、小企业的“专利”,消费者甚至往往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名牌产品”,然而无论是曾经荣膺“免检产品”实际却销售三聚氰胺奶的三鹿乳业,还是被揭露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问题的锦湖轮胎,无疑都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这其中折射出的,一方面是人们消费心态上的问题,认为贵的就是好的,也不会为了一件小小的产品去和商家争个明白;另一方面则是监管部门力度不强,缺乏行业标准、片面寄希望于品牌的‘道德血液’,消费者维权困难的现状反映。”

  伎俩三:内外有别的歧视性政策。从全球召回“忽略”中国的“丰田召回门”到自恃强势、退货流程复杂苛刻的“宝洁漱口水召回门”,中国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在“召回维权”已经成为消费者维权重要阵地的今天,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市场资源的“高地”,不应成为消费维权的“洼地”。

  一些网友认为,全球召回却唯独忽视中国市场,凸现了中国消费者在权益保护方面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也指出,宝洁公司召回问题漱口水退款流程“过于复杂”,这种自恃强势、轻视消费者的做法要不得。

  伎俩四:价格欺诈。继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因“阴阳价签”后,上海置地广场又被曝出存在虚构原价等行为。

  杭州浙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轶群认为,这背后是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缺失、配套处罚措施不完善,让一些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违法成本低,处罚仅仅是九牛一毛,不能很好地起到惩戒作用。

  “软硬”兼施 让“潜伏”着的“李鬼”无处可逃

  专家分析认为,消费领域“李鬼”层出不穷的背后,不仅显示出监管部门主动性不强、消费者维权难的现状,更显示出社会诚信经营环境的缺失和“洋品牌”“鱼肉”中国消费者的“垄断企业心态”。

 杭州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表示,像肯德基、麦当劳、味千之类的“洋品牌”虽然在国外走的是廉价路线,但在中国市场打的从来就不是廉价牌,虽未形成垄断,却已然成为了高价联盟。殊不知,这些卫生、时尚、健康等冠冕堂皇的广告语背后却是破坏诚信的行业“潜规则”,是误导消费者的“虚招”,存在国内外两套标准、“南橘北枳”的变味现象。

  专家建议,要让这些“李鬼”无处可逃,需从软件和硬件方面着手。这里面,不仅需要加强宣传,促使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引导消费者建立更加健康合理的消费观,更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更严格的行业标准以及执行更严厉的监管,同时提高法律的威慑力,倒逼“李鬼”现行,让不诚信者寸步难行。

  “企业应认识到合法与诚信是市场的底线,面对质疑更需坦诚面对消费者,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在市场长久立足。”傅立群建议,在用“硬规则”对不诚信的企业进行制约之外,也需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

  有关专家认为,应加强行政监督和消费者监督,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将不诚信的企业予以约束。通过刚性手段,使伪诈者付出应有的成本,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

   由“达芬奇造假事件”到味千骨汤门,再后来肯德基的豆浆粉,这一个又一个关于诚信的事件,也许这只是被曝光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固然缘于企业的逐利天性,但也和少部分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有很大关系,盲目的跟风以及过分迷恋洋品牌,才导致天价的洋家具如此火爆,离上市也就差一步而已。当然了,监督监管机制乏力的同时,处罚索赔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当消费者维权之路暗淡,当失信经营等付出的代价太小,失信,也许还是其炒作又一种手段罢了。只有小惩才能大戒。杀一可以儆百,痛到心里才是真的痛,不然就是在捞痒痒,笑笑,也就没什么了。

      

   “达芬奇造假事件”再次告诉我们,贵的未必是好的,洋的未必是真的。

    味千骨汤门告诉我们,广告始终只是广告,因为广告的本质就是在夸大事实,并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它味千一个人在做。

     肯德基豆浆也说了,原汁原味的豆浆没有豆粉冲泡出来的口感好。所以味觉有时也会欺骗人。   

    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滞后、企业诚信意识缺失的宏大叙事背景下,谁都逃脱不掉被蒙蔽、被欺骗的命运。

    只在乎产品的品牌和产地,这种“唯进口是从”的崇洋心理纵容和滋长了不法商人的欺诈行为。

 

难以想象,当达芬奇、味千拉面和肯德基都不能再笃信,那些迷恋进口的人们是不是只能亲自去意大利买家具运回国了,去日本吃拉面,去美国吃肯德基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