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斗式提升机配重杆,属于斗提机领域。斗提机即斗式提升机,斗提机是一个传统的叫法。它是利用均匀固接于无端牵引构件上的一系列料斗,竖向提升物料的连续输送机械。斗式提升机具有输送量大,提升高度高,运行平稳可靠,寿命长显著优点,其主要性能及参数符合JB3926----85《垂直提升机》,牵引圆环链符合MT36----80《矿用高强度圆环链》,本提升机适于输送粉状,粒状及小块状的无磨琢性及磨琢性小的物料,如:煤、水泥、石块、砂、粘土、矿石等,由于提升机的牵引机构是环行链条,因此允许输送温度较高的材料。一般输送高度最高可达40米.TG型最高可达80米。但是,现有技术的主要存在问题:
斗式提升机厂家
www.ddjw.net
1、更换下部改向滚筒的轴承或密封圈时,需要将配重辊拆出、吊起,与配重杆分离,然后拆开配重杆定位套后,将配重杆边带轴承一起拆出;
2、更换配重辊或定期拆下配重辊清洗时,因检修场地狭窄、相互干涉,须将配重辊与配重杆分离,拆出配重杆及定位套后,才能吊出配重辊;上面两项检修,拆除步骤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斗提机配重杆,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主要存在:
1、更换下部改向滚筒的轴承或密封圈时,需要将配重辊拆出、吊起,与配重杆分离,然后拆开配重杆定位套后,将配重杆边带轴承一起拆出;
2、更换配重辊或定期拆下配重辊清洗时,因检修场地狭窄、相互干涉,须将配重辊与配重杆分离,拆出配重杆及定位套后,才能吊出配重辊;上面两项检修,拆除步骤较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斗提机配重杆,其结构包括第一配重杆、连接法兰、第二配重杆、支撑架、配重杆定位套、配重锟连接架,所述第一配重杆通过连接法兰和第二配重杆连接,所述第二配重杆的外部设有配重杆定位套,所述配重杆定位套与第二配重杆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配重杆的上部通过螺丝和配重锟连接架固定,所述配重杆定位套通过螺丝和支撑架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法兰包括第一连接法兰、固定螺杆、连接垫片、第二连接法兰、螺帽、焊接口,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杆、螺帽的配合与第二连接法兰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第一连接法兰中间垫有连接垫片,所述固定螺杆、螺帽通过螺纹进行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上部、第二连接法兰的下部均设有焊接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通过焊接口和第二配重杆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法兰通过焊接口和第一配重杆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杆定位套通过4个螺丝和支撑架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重杆为圆柱形实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杆一共设有4个。
进一步的,搜索固定螺杆的直径为1.5-2cm。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有连接法兰,更换下部改向滚筒的轴承或密封圈时,只需要拆除连法兰即可,而不需要拆除配重辊部份;同样的,清洗或更换配重辊时,无须将配重杆和轴承部份拆除,有效的提高了斗提机的维护的效率和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斗提机厂家新乡天太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斗提机配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配重杆-1、连接法兰-2、第二配重杆-3、支撑架-4、配重杆定位套-5、配重锟连接架-6、第一连接法兰-201、固定螺杆-202、连接垫片-203、第二连接法兰-204、螺帽-205、焊接口-2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斗提机配重杆新型处理装置的方案:一种斗提机配重杆,其结构包括第一配重杆1、连接法兰2、第二配重杆3、支撑架4、配重杆定位套5、配重锟连接架6,所述第一配重杆1通过连接法兰2和第二配重杆3连接,所述第二配重杆3的外部设有配重杆定位套5,所述配重杆定位套5与第二配重杆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配重杆3的上部通过螺丝和配重锟连接架6固定,所述配重杆定位套5通过螺丝和支撑架4固定;所述连接法兰2包括第一连接法兰201、固定螺杆202、连接垫片203、第二连接法兰204、螺帽205、焊接口206,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通过固定螺杆202、螺帽205的配合与第二连接法兰204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法兰204与第一连接法兰201中间垫有连接垫片203,所述固定螺杆202、螺帽205通过螺纹进行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的上部、第二连接法兰204的下部均设有焊接口206,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通过焊接口206和第二配重杆3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法兰204通过焊接口206和第一配重杆1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配重杆定位套5通过4个螺丝和支撑架4固定,所述第一配重杆1为圆柱形实心结构,所述固定螺杆一共设有4个,搜索固定螺杆的直径为1.5-2cm。
本实用所说的法兰是轴与轴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用于管端之间的连接;也有用在设备进出口上的法兰,用于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如减速机法兰。法兰连接或法兰接头,是指由法兰、垫片及螺栓三者相互连接作为一组组合密封结构的可拆连接。管道法兰系指管道装置中配管用的法兰,用在设备上系指设备的进出口法兰。使用时,首先检查各部分是否稳固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之后即可开始正常工作,更换下部改向滚筒的轴承或密封圈时,只需要拆除连法兰即可,而不需要拆除配重辊部份;同样的,清洗或更换配重辊时,无须将配重杆和轴承部份拆除。本技术的第一配重杆-1、连接法兰-2、第二配重杆-3、支撑架-4、配重杆定位套-5、配重锟连接架-6、第一连接法兰-201、固定螺杆-202、连接垫片-203、第二连接法兰-204、螺帽-205、焊接口-20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主要存在问题:
1、更换下部改向滚筒的轴承或密封圈时,需要将配重辊拆出、吊起,与配重杆分离,然后拆开配重杆定位套后,将配重杆边带轴承一起拆出;
2、更换配重辊或定期拆下配重辊清洗时,因检修场地狭窄、相互干涉,须将配重辊与配重杆分离,拆出配重杆及定位套后,才能吊出配重辊;上面两项检修,拆除步骤较多,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连接法兰,更换下部改向滚筒的轴承或密封圈时,只需要拆除连法兰即可,而不需要拆除配重辊部份;同样的,清洗或更换配重辊时,无须将配重杆和轴承部份拆除,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维护的效率和使用的便捷性,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连接法兰2包括第一连接法兰201、固定螺杆202、连接垫片203、第二连接法兰204、螺帽205、焊接口206,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通过固定螺杆202、螺帽205的配合与第二连接法兰204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法兰204与第一连接法兰201中间垫有连接垫片203,所述固定螺杆202、螺帽205通过螺纹进行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的上部、第二连接法兰204的下部均设有焊接口206,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通过焊接口206和第二配重杆3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法兰204通过焊接口206和第一配重杆1通过焊接固定。固定螺杆的直径(cm)1.52最大扭力(kN)50000100000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固定螺杆的直径位2cm时,设备的强度最大,为最优方案,通过设有连接法兰,更换下部改向滚筒的轴承或密封圈时,只需要拆除连法兰即可,而不需要拆除配重辊部份;同样的,清洗或更换配重辊时,无须将配重杆和轴承部份拆除,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维护的效率和使用的便捷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设计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设计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设计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设计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斗提机配重杆,其结构包括第一配重杆(1)、连接法兰(2)、第二配重杆(3)、支撑架(4)、配重杆定位套(5)、配重锟连接架(6),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重杆(1)通过连接法兰(2)和第二配重杆(3)连接,所述第二配重杆(3)的外部设有配重杆定位套(5),所述配重杆定位套(5)与第二配重杆(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配重杆(3)的上部通过螺丝和配重锟连接架(6)固定,所述配重杆定位套(5)通过螺丝和支撑架(4)固定;
所述连接法兰(2)包括第一连接法兰(201)、固定螺杆(202)、连接垫片(203)、第二连接法兰(204)、螺帽(205)、焊接口(206),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通过固定螺杆(202)、螺帽(205)的配合与第二连接法兰(204)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法兰(204)与第一连接法兰(201)中间垫有连接垫片(203),所述固定螺杆(202)、螺帽(205)通过螺纹进行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的上部、第二连接法兰(204)的下部均设有焊接口(206)。
2.根据设计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提机配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01)通过焊接口(206)和第二配重杆(3)通过焊接固定。
3.根据设计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提机配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204)通过焊接口(206)和第一配重杆(1)通过焊接固定。
4.根据设计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提机配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杆定位套(5)通过4个螺丝和支撑架(4)固定。
5.根据设计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提机配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杆(1)为圆柱形实心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斗式提升机配重杆,其结构包括第一配重杆、连接法兰、第二配重杆、支撑架、配重杆定位套、配重锟连接架,第一配重杆通过连接法兰和第二配重杆连接,第二配重杆的外部设有配重杆定位套,配重杆定位套与第二配重杆间隙配合,第二配重杆的上部通过螺丝和配重锟连接架固定,配重杆定位套通过螺丝和支撑架固定进一步的,通过设有连接法兰,更换下部改向滚筒的轴承或密封圈时,只需要拆除连法兰即可,而不需要拆除配重辊部份;同样的,清洗或更换配重辊时,无须将配重杆和轴承部份拆除,有效的提高了斗提机的维护的效率和使用的便捷性。
本文有 www.hctsj.com 整理发布!
更多斗式提升机视频及图片 www.tishengjixie.com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