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要学会思考、学会向内挖潜
天津 李茂杉
(本文发表于《健身抗癌·郭林新气功》,作者是我的气功老师)
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病;得了病,可千万别是癌症;万一是癌症,期盼着自己是早期的;不是早期的,又期盼着自己经过治疗千万别复发转移——说了半天都是实话、废话。
在癌症面前,相对地说有“走运的”、有“不走运的”。走运者经治疗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平安地度过了;而不走运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她们要经受着一次次地复发转移的打击,每一次都是刺痛心灵的震撼,她们的心在哭泣,直至没有了眼泪、没有了悲伤,有的只是一次次的叹息和无奈。
我这个人喜欢说实话,可能有人不喜欢听,但还是想提醒一下那些“走运的”朋友,不要把事情想的总是那么理想,要学会往坏处想,往好处努力,这就叫“居安思危”。我这可不是咒您,最近,看到几个走运了十多年的老癌,现在己经开始不再走运了(其中有位医生,癌龄己十七年了,她刻苦锻炼了十三年,认为自己已经彻底康复了,用不着每天“吸吸呼”了,结果,在第十五年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她说,她后悔极了。很可惜啊;同时,也想安慰一下那些“不走运的”朋友,也不要把事情想的那么坏,生活中也有许多晚期癌患者是由不走运到走运的。关键是要学会思考,看看自己在对待癌症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上是否存在问题—要明白抗癌不仅是医生的事,更是自己的事。这是晚期病人能否闯出死亡圈的关键!我没有轻视治疗的意思,重要的是病人自己要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当初,我是这么想的——头痛了十年,才查出病根儿,肯定不是什么好病。想想医生说的话,看看家属的表情,再体会一下自己的感觉,就全明白了。当时,我马上意识到不能只依赖治疗,要靠自己的努力!日后证明我的这种意识是非常正确的。可以说,这种意识是我走向成功的关键。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发现有的学员在刚刚得病时、特别是自己感觉还不错的时候,缺少一种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该出手的时候,犹犹豫豫:等问题真的出现时,又哭哭啼啼一—有位学员刚来学功时,总认为自己的病很轻,理由是大夫说她的病轻、自己感觉也不错。我对她说“千万不可大意,要居安思危。”可人家就是听不进去,学了功也不好好练。几天前,接到了她的电话,她哭哭啼啼地说:
“李老师,我后悔死了,没有听你的话”。手术后才三年多,癌细胞就多处转移了。当然,走中西医、气功相结合的路,也未必不转移,但,起码我们努力了,我们不再后悔。
有的学员每次化疗都有很强的反映,饭吃不下,浑身无力,也无法练功;每次都是经过郭林功的锻炼,使身体得以迅速地恢复。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功是真好!可就是忘不了化验CCA—l
25),只要发现有点儿高,就要化疗。使刚刚恢复的身体又要重新接受考验。当然,我不是反对她化疗,也没有这个权力。但要自己把握个“度”,要向高文彬那样自己当好总司令。好了一点儿,打下去;好了一点儿,再打下去,体能怎么恢复?正气怎么提高?免疫力怎么提高?要知道免疫力的提高,才是抗癌的根本所在,恨不能把癌细胞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对吗?这不,前几天,我又看见她,她满面愁容地说:
“就这么打着,不仅CA—125)又高了,而且,又长了个肿物。”
还有的晚期癌症病人把自己康复的标准定的太高,恨不得马上看到自己的病灶缩小、病灶消失,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现实;还有的学员开始练的很好,检查的结果也不错,练的很带劲儿。当出现问题时,就认为练功没有用,索性就不练了。记得,我刚得病的前两年,每天练功比谁都刻苦,可每天脑袋都是胀痛的、病灶不仅没有少,反而更多了。看到比我得病晚的病友都好了,上班了,我心里很着急、也很不耐烦。心里想,我这么苦练,也看不出效果,练功到底能管用吗?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开导我说:“孩子,什么是疗效?对你来说还活着就是最好的疗效,咱可得知足啊!”
难道说延长生命不是疗效吗?要实事求是。谁不想很快地看到瘤子缩小,消失了才好啦,但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也不要同别人比,人与人不同、病的轻重也不同,没有什么可比性。
我认为一个晚期病人,在医生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想吃点药,练练功就很快取得疗效的想法有些过于幼稚了。有决心、有信心战胜癌症的精神是好的,但,要学会忍耐,学会坚强,更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作为一个晚期病人应该对癌症的危害性有所了解,我认为晚期病人出现新问题是正常的,否则,还能称之为晚期癌症吗?自己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应该尽量少关注自己的病灶,多关注自己基本面的情况(包括吃、喝、拉、撤、睡),这是维持生命运转的基本条件,也是战胜癌症的本钱。一天到晚总是琢磨病灶——是大了、小了?多了、少了?即解决不了问题,又扰乱了自己的心境。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再琢磨又有什么用,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也就罢了。想的再多,越想不开,倒霉的也就越快。豁出去了,死就死,活着也是受罪,拼它一把,也许还有一线希望,我当初就是这么想的。
我认为病人应该首先要使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反思一些问题—一
一,心理康复了吗?这是癌症病人必须反思的问题。
癌症病人要想肌体康复,首先必须做到心理康复。没有康复的心理,就没有康复的身体。心理康复必须走在前面——要变悲观为乐观、变压抑为轻松、变狭隘为豁达、变失望为希望、变胆怯为无畏、变压力为动力、变孤独为参与、变焦躁为恬静、变无奈为自然、变有为为无为、变不满为知足、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等。我想,一个人只要注意思想观念和情绪的转变,慢慢地就会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健康,随着心理的转变和心理健康的恢复,病情也许会朝着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方向转化,也可以说,健康的身体是健康的心理造成的。
我认为出现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去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没有勇气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晚期癌症病人所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老师的指点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学会思考。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吗。医生没有办法,自己又找不到原因,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就无法自己拯救自己了。实际上,人的潜力是很大的。
二,自己努力了吗?尽了多大的努力?我认为这是晚期患者能否获得生机的关键。遇到问题要学会向内挖潜—在相信科学,尊重医生的前提下,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找一找自己的不足—在调整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
(一)
问问自己战胜癌症的信念是否坚定?感觉好的时候,信念要坚定;感觉不好,特别是出现新问题时,信念更要坚定。不幸的是,我常常看到,有的人在没有复发转移时,信念非常坚定,认为癌症根本不可怕,只要相信科学,别拿它当事儿,就不会有问题。可是,一旦出了问题,就再也不谈信念了;还有的人认为练了点儿气功,就要立即看到效果,否则,就认为练气功没有用,从此,便不再努力地锻炼了。根本意识不到主动出击的重要性。
我这个人也许很另类,每当问题出现时,出现的问题越严重,就越能激发起我的信念,而且是更加坚定。看到这儿,您肯定认为这家伙真能吹牛!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我的抗癌经历——我是从七八年开始头疼的,一直疼到了第十年(一九八八年),疼得我死去活来时,才被查出患了鼻癌。手术后的病理分析报告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己累及颅底、蝶窦)。据此,医生判断其生存期最多不超过半年。仅仅过了三个月,就复发转移了(颌窦、筛窦、额窦及淋巴)
,同年八月,进行放疗,放疗后,经CT显示,医生说:未见疗效。那时,又出现了与手术前一样的剧烈疼痛,疼得我时儿将头顶在床上,时儿不停地翻滚着,打过杜冷丁、吃过吗啡因。医生说,只有试试化疗了。只做了两次大冲击性的化疗,就把肝脏打坏了。医生说,己毫无办法了!
经过了复发转移的打击、医治无效的打击,每一次打击,都没有使我失望。从学气功那天开始,我就立下个信念—一高文彬能做到的,我就要做到;医生能治我的病,我要康复,医生不能治我的病,我也要康复!说实话,能不能康复?我也不知道,但,自己还活着就要有这个信念,就必须努力,而且,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到死那天,就不能放弃、就不能言败!
那种晚期癌痛的折磨是难以形容的,真是生不如死。有时真的想自杀,每次想自杀时,我都在不断地问着自己—一你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我认为真正痛苦的不是自己,而是我的父母和爱我、关心我的亲人们。病在我的身上,却痛在她们的心上,她们的心在流血!从某种角度说,她们更是无辜的。我不努力,对不起她们。
说实话,晚期癌症病人在医生都没有办法的时候,要想存活下来,是真的难啊!没有办法,只有靠我们自己——靠的是忍耐、靠的是坚强、靠的是大无畏的精神,一种“英雄谁属,唯我莫属”的英雄气概。
(二) 问问自己练功是否刻苦?能不能入静?
郭林老师说:
“功练的越好、越多,疗效就会越好”。在天津,我练功的刻苦性是出了名的。有人给我计算过,说我每天要练八、九个小时。究竟练多长时间,我自己也说不清,反正是除了吃喝拉撒睡,就知道练功。没有人天生就愿意吃苦,都是被“癌魔”逼的!我不能躺在那里等死,我要争气——为自己争气、为父母争气、为爱我和关心我的亲人们争气!当然,练功即要刻苦,又要练的合理,简单地说要做到“动静相兼”。只知道苦练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练功的质量。郭林老师说“放松是条件,入静才是关键。”有的学员反映,练功就是不能入静,越想静,脑子就越是静不下来。
为什么不能入静?我认为,说到底,这还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如何看待癌症、如何看待死亡的问题——晚期癌症病人意识到死亡是很正常的,但,关键是不能怕死。我当初是这样想的——当死亡逼近自己的时候,害怕是徒劳的,只能使自己加速死亡,我要宁可练死,也不能吓死。
那么,怎样才能入静呢?一要做到在死亡面前,要敢于抗争、乐于抗争。正像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所说的:在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面前,要敢于“亮剑”。这是一种精神,是“军人的魂”,是胜利的保障;同样,抗癌也需要这种精神,敢于抗争、敢于胜利也是我们“抗癌人的魂”,是战胜癌魔的保障。二要学会顺其自然。在抗争的前提下,学会顺其自然。有了这种思想观念,甭管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就都能接受了。(不去抗争的顺其自然,是一种懦弱无能、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颗“乐观而平静的心”。有了这颗心,想不入静,恐怕也难。要学习和接受老子的“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多么深刻的道理啊!一个人如果真的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不能损掉的呢?都损掉了,也就能够入静了。
只有找出自己的不足,在一种“乐观、自然、无为、忘我”的意境下,去刻苦练功,才能用身心真正地感悟古人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内涵;才能明白郭林老师所说的“内气是无形的手术刀,它能穿透骨头、穿透经络、穿透病灶”的真正含义。无论碰到什么问题,千万不要强调客观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在刚刚得病的时候,当我知道自己是晚期癌症时,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虽然自己在得病的前十年,被人把鼻梁骨打折了,经历了漫长的头痛的折磨,使我的性格孤僻、心理常常是焦躁不安。有的医生说,我的癌症与鼻梁骨折有直接关系。说的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没有强调这些,鼻梁骨折的人多了,人家怎么不得癌症呢?还是自己主观存在问题。为了拯救自己,在接受现实的前提下,下定决心使自己的心理平静下来,慢慢地转变自己的C型性格。我想,这是战胜癌症的前提。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很完美、做的都很正确,这样就找不到症结的根源、更谈不到挖掘潜能了;手术后仅仅三个月,就复发转移了,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而是再一次强化了白己信念,主动地增加了功时,加大了练功的力度;放、化疗未见疗效时,我也没有强调客观原因,而是主动地增加了静功的锻炼,变只练动功为“动静相兼”。结果,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我成功了!
所以我说,我们癌症病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千万不要悲观失望,要千方百计地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有效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康复创造条件。当然了,即使我们做的很到位,也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我们不后悔——因为我们努力了,我们没有浪费那宝贵的时间,我们用坚强的信念和汗水告诉我们的亲人——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是真正的强者!
忘记恩怨,忘记名利,忘记那些后悔的事情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入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在“入静”的前提下去刻苦锻炼、去享受锻炼。这样,也许疗效就会悄悄地出现了,这就叫“求在不求之中”。
由于水平有限,和朋友们随便聊聊这些,说的不一定正确,却出之于肺腑,仅供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朋友们参考。真心地希望她们能够早日康复!并衷心地希望所有遇到困难的朋友们都不要灰心,静下心来,找出自己的不足,尽最大的努力去挖掘自己的潜能,不留遗憾,力争取得胜利!
2 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