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国学】境界论
(2022-05-26 16:05:42)分类: dy精简国学 |
弟子:人在修行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境界呢?
师父:这个问得好。
一般的人生存生活就是为自己,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能把自己的嘴糊住就不错了。
但是也有一部分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企业家,他们的事业很成功,境界很高的时候,就有利他的心,他们就想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担一些责任,做一些奉献,这个境界就大一些了。
如果是修行的话,也有很多的境界。
第一个境界,我们往往把它叫小乘境界。为了自己的清净、解脱、开悟,躲在山里头,躲在树洞里头,或者住在小庙里头,哪怕是在城邑聚落,自己很清净、很自在、很智慧、很解脱,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个境界,菩萨境界。他们建庙造像、讲经著书、取经译经等等,他想的不是自己,他想的是整个法脉的传承,他把自己投身于弘法利生的事业当中,这就是我们说的菩萨境界。老百姓表扬一个人说“你真是活菩萨啊”!活菩萨就是一心为别人,没有为自己,忘掉了自己。
第三个境界,觉者的境界。也就是大彻大悟的境界。就像《金刚经》里说的“说法者无法可说”。一般人都会很费解,你明明说了,怎么说没说呢?道教里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怎么能“无不为”呢?就是从事上来说,他做了就做了,做得很完美;从理上说,他心里不留任何的痕迹。
我有一次给那些企业家讲课,我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立竿不见影”。禅宗有一句话,“终日吃饭未曾嚼着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