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的财富观

(2022-03-31 15:30:14)
分类: dy精简国学

佛教的财富观

好多人认为贫穷落后才是信佛,因此他们经常对我说“你看东南亚国家,因为信佛都很贫穷”,实际上不是。

根据释迦牟尼佛的诸多经论来说,告诉我们一方面要努力精进地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也不要贪恋财富。他说财富为国王、水、火、盗贼、不肖子孙五家共有。从历史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大富长者最终能把财富据为己有,但是既然他是大富长者,必然是拥有财富。

《十善业道经》中在讲不偷盗的时候,其实就流露出了佛陀对财富的看法,他说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如果不偷盗,不怀有盗意,他就可以得到十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偷盗。偷税漏税是偷盗;别人没有给你,你悄悄地拿走是偷盗;短斤少两是偷盗。这些在社会生活当中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除此之外,偷盗至少要有四到五个条件。比如明知是他人的财物,起了盗心,拿着离开了原地,并且有一定的价值,就犯了盗戒。

一个人如果不偷盗,他会得到什么样的福报和功德呢?

第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资财盈积”,大家拼命地发财,但是有的人的钱财就存积得很多。“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就是他能创造财富,并且能够守住财富。

第二,多人爱念。就是众人敬爱他。

第三,人不欺负。因为在现实的社会当中,财富盈积,有大势力,当然人们不会欺负他,尤其在今天的社会。

第四,十方赞美。就是声名远扬,大家都知道某某人很有出身,某某人是企业家,某某人是慈善家。

第五,不忧损害。就是偶然受到一点小灾小难,因为他财力雄厚,因此他就不害怕。

第六,善名流布。如果这个人有钱又有德的话,他的美名就可以流布。比如说在古代中国,有很多人修祠堂、修桥补路,像现在有很多人建学校、做慈善,做了很多的好事,当然“善名流布”,不是“恶名流布”。

第七,处众无畏。和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为贫穷而气短,不为到了花钱的时候没有钱而战战兢兢。

第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老百姓说“仓中有粮,心里不慌”,活得很好。

第九,常怀施意。有了钱之后,总想找机会布施给别人。其实有很多大的企业家、大富长者,他们总想找机会帮助别人。

第十,命终生天。就是说这一期生命结束的时候,“心不颠倒,意不贪恋”。儒家说“好生好死”。有的人临死的时候,放不下万贯家产,手里还抓着钥匙,断不了气,这都是因为钱财不能够收得拢、荡得开、拿得起、放得下造成的。

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不偷盗的功德念念回向给法界,必然得大智慧,得大解脱。

 

                                            整理:王基闯居士

                                            校对:耀辉居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生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