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国学】游学
(2021-05-19 15:02:02)分类: dy精简国学 |
游学
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内外兼修”。
“内外兼修”,叫功夫,又叫境界,它是一个长期的处处留心的过程。我们把它概括为两个字:游学。
讲到“游学”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两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们在名山大川都可以看到这两句话,怎么来理解它呢?
首先要知道语言是二维的,它是上下文,上下句的意思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第二层意思,“仁者”厚重宁静,巍然如泰山。
因此,重点就点出了“仁者”的厚重、宁静与稳重。
“智者”乐水。水是轻柔的,水是变化的。“智者”总是像水一样,在冬天就变成冰,在夏天就变成水,温度再高就变成气,它是“法无定法”的。
就像佛教当中所说的“法非法,非非法”,那是智者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彼此是相通的,而不像一般的人在形象和概念上互相对立。
第三个意思,它是有出处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易经》和《道德经》,乃至于孔子写的《易传》当中,都有这种思想的源头。只是古人非常聪明,为了教化,把它概括成了两句话。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没有理论不行,只有理论也不行,只有实践不行,没有实践也不行。因此,必须“性命双修”,“内外兼修”,“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
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如果你没有去过都江堰,你在书本上看再多的说明,你都无法直观地了解到,古人在兴修水利的时候所运用的智慧。你的记忆和你的理解,一定是肤浅的,更何况这一种治水的理论,广泛地运用于治国。
对于出家人来说就叫“参学”。而参学的人需要顶门长眼,不要用眼睛去看,而要用心眼去看。
所以以小见大,就必须要“游学”。
爱好优秀传统文化,你广泛地“游学”了吗?
注:1.2.选自《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