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度空间理论指出:你和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人

(2012-07-01 16:37:00)
标签:

杂谈

 

有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 六度分隔理论、六度空间理论以及小世界理论等。

 

  六度空间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空间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六度分隔的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要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社会网络其实并不高深,它的理论基础正是“六度分隔”。而社会性软件则是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网络上的增值性软件和服务。有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的关联。结果经过几个月,报社的员工发现,这两个人只经过不超过六个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脉关系。原来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个朋友住在加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在女生联谊会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


 


  1967年,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套连锁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最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六度空间的概念由此而来。这个连锁实验,体现了一个似乎很普遍的客观规律:社会化的现代人类社会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 而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来源百度百科】


  六度理论只是一个教授和人们玩的心理学游戏而不是科学。


  1、六度理论是典型的“以有推有”的伪科学。


  什么是“以有推有”?举个例子,现在假如我们所有的人都认为小A有精神病(客观上小A是正常的,先委屈一下小A),那么我们会找出无数个小A精神病的地方,小A无论做什么都可以看做精神病。


  这样,当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和奥巴马建立某种联系的时候,我们会不顾一切搜寻证据和链接,这可能的链接是我们五岁的时候和某某有过一面之缘(毕竟和我们每天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有无数),反过来问,这也叫关系?


  而发现六度理论的恰恰是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六度理论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学,不过是个心理学的游戏。


  2、六度理论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游戏。


  一般的科学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因为A所以B,但是六度理论呢?心理学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的一个游戏推出B,因为必须B,所以人们去搜寻A,而A是无限可能的,反过来又证明了B。这是因果倒置。换言之,别说六个人,就是五个人,四个人,照样能找到联系,为什么不是四度空间理论,五度空间理论,七度空间理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