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政策确保“双减”实效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学教育 |
“减”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双减”正如火如荼,而“双减”政策法规正是我们日常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指路灯和指挥棒。8月27日上午,晋江市教育局初幼教科洪清松科长带来了《深刻认识“双减”政策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针对“双减”政策,洪科长在讲座中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解读:第一,如此重视“双减”,为什么;第二,推进“双减”工作的基本思路;第三,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第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第五,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第六,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第七,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其中,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双减”工作的指向之一,应从四个方面落实:一是减少作业总量;二是提高作业质量;三是强化教师职责;四是减轻家长负担。
“校内加上去,校外才能减下来。”针对如何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洪科长指出:一要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二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三是降低考试压力;四是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
“双减”虽名为减负,但其实远远不是一个学生负担问题。“双减”减去的是千篇一律的考试,增加的是无限可能的未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lqZvs8FHMianL7S0P2vwic5ZEQSxmm5tgjk9dXdwZvy2MKEibtZwdOib49YnaDiaLqicDvKzgWD4RAicI7mE6Dqpb6o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洪科长从六个方面分享交流了我市“双减”工作取得的扎实成效。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快速响应;二、保障有力,抓住重点,聚焦发力;三、我市“双减”数据成效;四、“双减”工作的实际成效;五、“双减”工作的目标;六、今后“双减”工作的思路。
目前,在课后服务工作上,我市已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实现了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今后将致力于持续做好“双减”,努力做到“双保”,确保达到“双升”,使“双减”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懂”教学、善教育,提效率,把握课堂教学的实质,使“双减”工作确实做到落地有效。
苏燕燕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jib4So7yuWgBotS978NhXfeUhhicFzB7sJuMGXW7Mo33udhtcIbDicgg33rmrC4hxSaTyVE5uS82xfDNa1I20icKQ/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在洪科长精彩分享中,让我们再次全面、深刻认识“双减”政策,也看到了在“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各校如何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让“双减”政策真正做到落地有声,做到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的出台,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这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等都有积极意义,也将减轻家长的负担。
“双减”政策的出台,也督促着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多办法去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双减”政策的出台,作为学生家长要深刻理解“双减”政策的真正含义。不能简单地认为“双减”就是让孩子们少些作业,尽情玩耍,如果这样理解就过于偏颇了。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家长更应该深入参与其中,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共同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必要的课程作业,积极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在家里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忙着玩手机、追连续剧,要多陪伴孩子,与孩子经常互动。
“双减”政策施行后,校外不合规的的培训班逐渐销声匿迹。家长不要盲目的攀比,不要给孩子报一些不喜欢的培训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携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让教育回归初心,学生和家长就能够卸下包袱,轻装前行。
吴碧珠
聆听了洪清松科长的精彩分享,理论精深,内容丰富,给老师深刻的启迪,这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洪科长的讲座为我们指明了“双减”工作的方向。要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校际均衡发展。“双减”其实不是让学生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时代背景之下,要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这给我们一线教师新的挑战,我们既要把自己忙于上课、批改作业、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放手还给学生,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进一步创建高效课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堂课,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课后让学生从令人厌烦的题海战中解脱出来,还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去探索、去选择,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真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做到既“双减”又“增效”。
肖一萍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jib4So7yuWgBotS978NhXfeUhhicFzB7sJuMGXW7Mo33udhtcIbDicgg33rmrC4hxSaTyVE5uS82xfDNa1I20icKQ/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学习了洪清松老师《深度认识“双减”政策 确保“双减”落地见效》的讲座,让我对于“双减”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洪老师从国家,社会层面入手,深度分析“双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我受益良多。“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教材二次消化适合学情解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从2021年秋季,推行“双减”工作以来,社会层面上取得一定实际的成效:校外的培训服务实现了大幅压减。让学生能有假日感觉,家长减轻培训支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校的时间推迟了,学生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觉。学生回家后的作业量明显得到了控制。绝大部分小学生回家后没有书面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期末没有纸笔测试了,期末考试成了孩子的一种期待。教师给家长布置“作业” (给孩子检查、批改作业)的现象几乎没有了。
持续做好“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到“双保” (保学生的学习激情、保教师的教学热情)确保达到“双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学以致用,不断开拓进取,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曾虹玲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jib4So7yuWgBotS978NhXfeUhhicFzB7sJuMGXW7Mo33udhtcIbDicgg33rmrC4hxSaTyVE5uS82xfDNa1I20icKQ/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二、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四、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
总之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