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彩文化 | 十二芒冷水冲型铜鼓:壮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2017-03-21 09:41:16)
分类: 铜鼓文化
文章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冯昆思/文    2015、07、20

多彩文化 <wbr>| <wbr>十二芒冷水冲型铜鼓:壮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此铜鼓出土于广西藤县,直径77厘米,高53.5厘米,重量32.5公斤,铜质,汉代,为壮族先民所铸。铜鼓呈圆墩形,造型接近黄金分割比例,花纹密集精美,给人饱满、优美、圆润的美感。

  鼓面上的太阳纹为十二芒,象征光明和神力,寓意天堂,鼓身变形的羽人纹和船形纹代表人间,鼓足上的垂叶纹和水波纹代表水,寓意阴间。鼓面有四只青蛙立体塑像,并有一大一小乘骑塑像。

  纹饰有阳光照耀、微风吹拂、碧波荡漾、晴空万里、白鹭飞翔、青蛙跳跃、乘骑徐行、飞舟竞渡、聚乐人群等,充满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此铜鼓是已出土文物冷水冲型铜鼓中的上乘之作。

多彩文化 <wbr>| <wbr>十二芒冷水冲型铜鼓:壮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冷水冲型铜鼓——八种铜鼓中最为华丽者

  冷水冲型铜鼓是我国八种铜鼓类型之一。其他七种类型分别万家坝型、石寨山型、遵义型、北流型、灵山型、麻江型和西盟型。铜鼓广泛流传于我国壮、瑶、苗、彝、侗、水、布依、黎、佤等少数民族地区。壮族先民所铸铜鼓主要为北流型、灵山型和冷水冲型三种。

多彩文化 <wbr>| <wbr>十二芒冷水冲型铜鼓:壮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壮族铜鼓

  冷水冲型铜鼓是以广西藤县出土的冷水冲型铜鼓为标准器,年代为西汉至北宋时期,延续了1300余年。此类型铜鼓是八类铜鼓中最华丽的,其特征是体型高大轻薄,鼓面宽阔,鼓腰粗而略直,腰急内敛,最小径在中部。鼓足较高,有一明显折线,胸腰铸有两对宽扁大耳,耳上铸辫纹,有的还有半圆空心耳环一对。

冷水冲型铜鼓上纹饰的含义

  冷水冲型铜鼓整体形态多变而瑰丽,花纹最为繁杂。铜鼓上各类纹饰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壮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青蛙塑像是铜鼓的立体雕塑中最常见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西盟型铜鼓的鼓面上,都有青蛙塑像等距离排列。这与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先民以青蛙为图腾的图腾崇拜有关。早期铜鼓是用于祭祀的,蛙鸣有雨,蛙塑与祈雨有关。累蹲蛙寄托有希望青蛙大量繁衍的祈求,也有蛙多雨大之愿。

多彩文化 <wbr>| <wbr>十二芒冷水冲型铜鼓:壮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冷水冲型铜鼓上的青蛙雕饰

  太阳纹是铜鼓各种纹饰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纹饰,是最早出现于铜鼓上的最基本的装饰纹样,是识别铜鼓纹饰类型的标志之一。关于太阳纹的产生和意义,有学者认为它是早期先民太阳崇拜的具体表现。早期先民将这种太阳崇拜融于日常生活当中,在铜鼓的铸造中,把铸造铜鼓时留下的疤痕进行加工,最终将太阳崇拜融于太阳纹之中,成为一种民族信仰的符号。

  铜鼓上的其他纹饰,学者们认为多与我国古代南方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相关。水稻对日照和水分需求甚高,太阳和水成为极为重要的条件,因而太阳崇拜和水崇拜等与稻作生产相关的原始信仰随即产生。于是与水相关的云、雷等自然现象和鸟、蛙等动物就成为稻作民族原始宗教的崇拜对象。

铜鼓的作用

  铜鼓的早期作用主要是传递信号。现在许多拥有铜鼓的少数民族遇事则击铜鼓。由于古代战争和祭祀等都由部落、氏族首领主持,铜鼓逐渐由一般的生活用品上升为礼器,成了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化身。

    明清以后,铜鼓成为南方民族娱乐活动的乐器。凡婚姻嫁娶、宴会、斗牛、节日等都击铜鼓以自娱。现代壮、瑶、苗、水、布依、彝等民族逢年过节都要敲击铜鼓,尽情欢乐。因此,铜鼓的社会功能可概括为娱乐、传讯、丧葬、祭祀、象征权力和财富等。

多彩文化 <wbr>| <wbr>十二芒冷水冲型铜鼓:壮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壮族同胞敲击铜鼓喜迎节日的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