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合其实就是实盘检验,本人的实盘和组合一基本一样,只是后期我增持了不少东北证券,另外实盘有融资,所以实盘的损益还要乘杠杆倍数。
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组合的盈亏情况: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组合的操作策略只对我本人有效,对其他人无效,未来半年内(到2018年6月30日),不管大盘涨跌,本组合的配置都不做任何调整。另外,任何人都不得盲从,这组合配置只对我本人有效。
组合一:2016年3月21日沪指收盘3018.80点,2017年12月31日沪指3307.17点,期间上涨9.55%,组合中涉及的个股表现如下:
备注:因国海、国金、万华、富维、扬农等在这期间均进行了派息或送股,这样派息、除权后的前复权价格也相应变化,在此做了相应调整,这样价格计算更精准。
(a)、国海证券:3月21日前复权价06.82元,2017年12月31日价4.90元,跌幅-28.15%;
(b)、扬农化工:3月21日前复权价23.72元,2017年12月31日价49.69元,涨幅+109.48%;
(c)、一汽富维:3月21日前复权价11.22元,2017年12月31日价16.51元,涨幅+47.15%;
这样,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组合一的盈利是42.61%,配置情况没变:
国海证券(35%)+扬农化工(35%)+一汽富维(30%)
=(1*35%*71.85%)+(1*35%*209.48%)+(1*30%*147.15%)
=25.147%+73.318%+44.145%
=142.61%
新组合的基期为2017年2月17日收盘价,把原先仓位中的配置比例换算为万元,这样方便计算。因这次仓位调整剔除了银行,然后增加了券商的仓位,券商的新旧仓位要合二为一,合并过程见上面链接。调整仓位后新计算起点为2017年2月17日,起始资金为132.713万元,调整后的仓位配置:
国海证券22.015万元+国金证券21.035万元+扬农化工30.168万元+一汽富维22.78万元+烟台万华26.99万元+东北证券9.725万元=132.713万元。
上面为
2月17日仓位调整后的配置情况情况,因上述个股大多经历了除权除息,所以以下涉及到的价格均为前复权价:
2017年2月17日收盘价为调整组合后新基准点
,然后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收盘:
(1)、国海证券:2017年2月17日前复权收盘价06.75元,12月31日收盘04.90元,新跌幅-27.40%;
(2)、国金证券:2017年2月17日前复权收盘价13.42元,12月31日收盘09.54元,新跌幅-28.91%;
(3)、东北证券:2017年2月17日前复权收盘价12.34元,12月31日收盘08.77元,新跌幅-28.93%
(4)、扬农化工:2017年2月17日前复权收盘价36.00元,12月31日收盘49.69元,新涨幅+38.03%;
(5)、一汽富维:2017年2月17日前复权收盘价17.04元,12月31日收盘16.51元,新跌幅-03.11%;
(6)、烟台万华:2017年2月17日前复权收盘价21.40元,12月31日收盘37.94元,新涨幅+77.29%;
这样调仓后的新组合到2017年12月31日收盘的情况:
国海证券22.015万元*72.60%+国金证券21.035万元*71.09%+东北证券仓位9.725万元*71.07%+扬农化工30.168万元*138.03%+一汽富维22.78万元*96.89%+烟台万华26.99万元*177.29%
=15.983万元+14.953万元+6.912万元+41.640万元+22.071万元+47.850万元
=149.409万元
也即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组合一的市值是142.61%,盈利42.61%;组合二市值是149.409%,盈利49.409%,同期沪指的涨幅9.55%,两组合的投资收益都被券商仓位大幅拖累,然后一汽富维最近一个月回调幅度过大,也拖累了收益情况。
以上组合在2018年6月30日前不做任何调整,无论期间市场如何变化,下次计算净值是2018年6月30日。
以上组合中牵涉到的个股在纳入组合后的走势情况:
目前券商仓位亏损严重,距离2015年6月份股灾前市值高还差6%左右,2018年度如果没意外,净值应该可以新高,目前净值突破新高的希望就寄托在券商部分的仓位上,因券商已跌到跌无可跌的程度,另外最近这段时间,富维调整的幅度较大,回调近30%,希望2018年内富维能重新突破历史高点。
我看A股市场是长期大牛市,沪指3-5年1万点见,市场炒作主线继续围绕价值,热点会从漂亮50+中证100扩散到沪深300,然后再扩散到中证500+上证380,然后就没然后了。也就是说市场热点会从“一九”过度到“二八”,从“二八”过度到“三七”,最终至多是“四六”,题材概念垃圾股会继续被边缘化,中小创的票,尤其是神创的票我继续不看好,虽然中小创板块业绩真成长的公司仍会走自己的牛途,但大多数中小创的票将被市场抛弃,尤其是2015年度整合过资产、收购过众多垃圾资产的公司将大部分是地雷,原因是收购的资产大多质次价高,然后商誉减值、承诺的业绩无法兑现等,加上资产收购后很多中小创公司已不再具有盘小好炒作的特点,以及监管趋严,恶意营造概念的难度趋大,还有大多数中小创公司再想虚构业绩的难度加大(会计师事物所在配合业绩造假上有会所收敛),所以题材概念股会继续行进在被边缘化的死亡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