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股事:危机逼近!债务正在把银行业推入深渊(二)
——股事
债务构成更加令人担忧;
从债务的构成来看,通常包括政府债务、企业债务、银行债务和家庭债务。在中国,各个机构认为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企业债务。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债务对GDP的占比达到160%,较2008年的98%大幅上升。而当前美国仅为80%。
企业的利润增速近两年来快速放缓,这令传统行业更加难以偿还债务。利润恶化导致企业偿付能力被削弱,现金流无法覆盖利息开支的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约8%提高到18%,这意味着很多企业只能借款度日。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压力尤为沉重,利润不能覆盖利息开支的企业数量超过30%。
据瑞银测算,去年,有些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无法覆盖他们的融资成本,这类企业在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占比为11.7%。假设非上市公司中也有11.7%的企业面临上述问题,且至少一半的地方政府债务无法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来覆盖,那么,预计高达1.5万亿至2万亿人民币的新增债务可能用于偿还旧债了,这个规模大约相当于去年新增债务总量的10%。其中,预计中国的煤炭、铁矿石和钢铁行业债务在去年底为7万亿人民币,亏损总量相当于这些行业总利润的70%。这意味着,这些行业大约有40%的负债无法用现金流来支撑。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团队估计,中国不同部门的债务规模在GDP总量中的占比不同,非金融实体经济部门的债务占比在2015年末攀升至260%,搜索关注股事:gushi2015其中的多数债务由银行持有。而这些并未包括理财产品,这也是我们后面要说的债务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
更为可怕的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将面临连续三个季度的债务到期高潮,规模创下历史记录,总量达到4.12万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3%。
而这些债务集中到期的企业大多处于目前资金缺乏的行业,据彭博统计数据,金属和矿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盈利只够支付利息费用的一半。据报道,处于煤炭和金属矿业这两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公司。今年2至4季度累计债券到期规模超7600亿元,为记录最高,较去年同期增长34%。更多的企业违约可能正在路上。
5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经济货币政策上有了重大转变,去产能、去杠杆成了主要任务,货币较过去有所收紧,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为经济托底,也就是所谓的通过给政府加杠杆在降低企业杠杆,通过扩大政府负债表来给社会和企业降低杠杆,特别是那些国企和央企。所以,中国的债务仍将继续高速膨胀。
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将会使债务产生大面积违约,银行呆坏账极度飙升,在债务到期高峰到来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债务风险在被迅速的推向高风险,而这时,美联储也将适时祭出持续加息的大招,加速抽离中国的流动性,给人民币施以更大压力,债务泡沫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房地产泡沫也就到了该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压力非常沉重,利润不能覆盖利息开支的企业数量超过30%。我们知道,债务和房地产是紧密相连的,房地产问题其实就是债务问题,房地产危机就是债务危机,而债务直接关系着银行的生死,房地产、债务、银行三者其实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债务违约使得不良贷款飙升;
记得有位银行的朋友说,他做出的报表给行长看,行长却让他重做,理由是呆坏账超标了,让他做低点。可是今年呢?债务可以暂时通过账面技术处理掩盖,但是暂时的,迟早要曝光盖不住的。今年的债务违约更多了,银行正在为呆坏账的飙升和预防系统性风险而备战。
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较2014年底大增51.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2014年底上升0.42个百分点,这是该数据连续第10个季度环比上升。农业银行不良率最高(2.38%)。去年,四大行不良贷款就增加了2261亿元。
今年2月末银行业不良率反弹至2%以上,商业银行不良率1.83%。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逾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5%,不良贷款率为2.08%。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约45%;不良贷款率1.83%,比年初提高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高达约3万亿,同比增长约35%。关注类贷款介于正常类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如发生“劣变”,将成为不良贷款。
加拿大财经网站visualcapitalist.com,债务问题如果要引爆,将会从不良贷款开始。中国官方对不良贷款率的估计为1.7%,不过研究机构估计的数字则要比这高很多:
法兴的经济学家姚炜认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损失可能会达到8万亿人民币,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在15%甚至更高的水平。相当于商业银行资本的60%,财政收入的50%,GDP的12%。
今年2月,对冲基金黑曼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这位成功预言过美国次贷危机的投资人KyleBass曾抛出惊人言论,放言中国银行业股本亏损可达3.5万亿美元(约合23万亿人民币)。
Bass的计算逻辑是:从历史上看,在不良贷款周期里中国的银行业失去的资产远远超过10%。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银行体系资产已增至34.5万亿美元,如果中国的银行体系失去10%的资产,中国的银行将失去大约3.5万亿美元的巨额股权损失。
另一方面,据国际清算银行曾估计,中国银行业在1998年到2001年不良贷款周期系统损失的资产超过GDP的30%。而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银行业的损失将超过上个周期。因此,Bass警告称,按照现在的中国GDP计算,30%的损失就将超过3.6万亿美元,这是美国银行业损失的五倍之多。
两种方式都从侧面计算出3.5万亿美元左右的数据,此数据足以令人吃惊。这相当于23万亿人民币,这和官方公布的数据1.4万亿人民币相差简直是天壤之别。若真如此,呆坏账率将在20%以上,则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了。
影子银行的野蛮生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