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农行独立董事温铁军到山西考察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
(2011-08-05 17:28:50)
标签:
转载 |
农行独立董事温铁军到山西考察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
2011年08月05日08:17
盛夏的山西迎来了一场凉爽的大雨,我国"三农问题"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博士一行到农行山西分行考察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温教授不顾劳累,在省分行看了短片和听取汇报后,一路冒雨辗转汾阳、平遥、祁县、太谷四个县8个惠农服务点,对山西农行金融服务"村村通"进行了实地考察。
第一天中午,温教授一到太原就与山西农行行长曹少雄谈起了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情况,他对曹少雄汇报的农民"二八定律"、不同类型的农民有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可低估农民的现代经营意识、服务农民不仅要服务有信贷需求,还要对最广大农民提供最基本的服务等方面表示了认同。曹少雄向温教授简单地介绍了山西分行开发并推广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的背景、产品的功能、推广进度及自身和社会效益时,温教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农行山西分行现在做的工作是在破解一道世界性难题,目前,有多个国家都在探索服务"三农"的模式,像山西农行这种普惠性服务,在中国还是少有,在世界上更是鲜见。温教授对曹少雄同志谈的中国农村城镇建设的观点十分赞同:中国农民不可能全部进城,未来20年至少有1/2以上的农民还要生活在农村,既然生活在农村,就离不开金融服务,农行山西分行做的这件事对建设新农村具有积极的意义,当他听到曹少雄同志说道:金融服务"村村通"要围绕"三个结合"、"三个连片"服务时,他很感兴趣,当即打电话让中国人民大学研究企业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教授赶过来,让他具体调查山西分行当前做的围绕产业链和资金链布放转账电话,为农民、为企业同时提供服务的事情,探讨下一步如何把这项服务做细、做实、做出样板。
下午,在省分行三楼会议室内,温教授认真地看了《黄土地上金穗香》专题片,高兴地说:这个片子拍的好,真实地反映了农行服务"三农"的真情实感。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农行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转账电话与惠农卡将生活在千家万户农民的信息归结到一起,是一个难得的信息资源宝藏,这也是其他银行难以做到的。希望山西分行对农民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加工,有必要与权威研究机构联合起来进行开发,既能从中挖掘优质客户资源,创新"三农"业务;优客向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三农"信息,这对国家各个部门将来如何服务"三农"更具现实意义。
没想到当年插队的山庄如今有了转账电话,农民用上了惠农卡
第二天上午,农行温铁军独立董事一行冒着大雨来到吕梁山区的汾阳县,先后到汾阳支行"村村通"转账电话服务点山西土畜产特达公司、宏寺村苗木培育与销售经销部进行了考察调研。在服务点,温铁军教授详细询问了机主关于转账电话的使用及流量情况,并向来现场办理转账汇款的农户,了解其生产经营、资金汇划业务的频率等情况。当看到在数分钟内即办理了资金的划转结算后,他高兴地说:"这个转账电话太方便了,它确实解决了农村农民支付结算难的问题。"
当随行人员安排到下一站时,温教授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能否去一下当年的插队的峪道河镇开垣庄村。这是一个离县城很远又偏僻的山庄。当他乘车赶到开垣庄村时,即被当年和他在一起劳动的郭颐山认出了,干部、村民听说教授来了,相互转告,纷纷来到村委办公室与之相聚。温铁军喝着家乡的水,吃着乡亲们送来的山杏,与乡亲们促膝而谈,与村干部了解农村集体的发展与规划,询问老乡"你们是否拿到惠农卡?你们村里是否布放了转账电话?会不会使用?"当老乡们给予了肯定的答案时,他高兴地对老乡们说:我这次回来,一是想看看大家;二是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你们是我最相信的亲人,而且农行的同志事先没有安排来这个村子,我就是想从这个偏远的大山深处,看看在你们这里是否也有了惠农卡,是否也用上了转账电话。得到的答案令我非常高兴,这趟我没白回来,在咱们汾阳这个最远、最偏僻的小山村都实现了"村村通",看来其他的乡村也都实现"村村通"全覆盖了。
没想到农民像市民买药看病报销、领工资也用惠农卡
本来温教授到了阔别40年的第二故乡,应该和当年的农民朋友吃一顿农家饭,但他想到更多的农村去考察"村村通"的推广情况,及早给山西农行提供理论和知识的支持,又赶到晋中市平遥县,想看看这里的农民是如何使用惠农卡的。到平遥已经是中午12点时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县新农合办公室了解农民报销医药费得情况。不尽人意的是这天是星期天,机关不办公,没有看到农民来报销,幸好有新农合办公室主任在这里处理公务,没让温教授白跑一趟。他问了农民如何缴新农合自己的一部分,财政咋样补助那一部分,这些钱如何管理。农民看病后如何审批,不同医院报销的比例,如何能拿到报销的费用等等。当他得知审批后的费用由新农合办公室通过网上银行直接就划转到农民的惠农卡上时十分高兴。有手机的农民会收到短消息告知自己报销了多少钱。不用再到县城里取支票,再到银行去取现了,如果想用钱就到农村的超市去兑换就可。陪同考察的中国人民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马九杰教授认为:平遥农民享受到的便捷领取农民医疗补偿款服务,得益于农行的金融服务"村村通"全覆盖工程。据了解,农行与平遥县农村合作医疗的合作,在农村的卫生所都布放转账电话,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看病买药、领取医疗补偿款,在农村小超市、便利店能持卡消费、小额取现、转账结算。
中午一点多温教授一行简单的用过午餐,顾不上休息,又来到晋中市祁县。在祁县华祁食品有限公司,正赶上企业的农民职工领工资,当账务人员利用农行转账电话把工资转入职工的惠农卡时,考察组温铁军、马九杰博士对此表现了极大地兴趣。在与企业老总苗领权的交谈中,了解到该公司是一家具有农户-基地-公司-市场链条式经营模式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辣椒油、辣椒粉、辣椒酱、辣椒圈四大系列40个品种,脱水蔬菜有洋葱、萝卜、蘑菇、芦笋四大系列30个品种,销售收入8000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并与周边农户签有3万亩种植合同,可带到3000农户发展辣椒种植,是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了让农村企业享受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方式,2009年12月,农行在企业布放了一台转账电话,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苗经理一说到"转账电话"的好处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以前,一到辣椒收购旺季,账务室的现金能堆满半屋子,又怕不安全又怕出错,现在好了,跟农民结账看不到现金,还能又快又准确地支付给他们。农民拿上惠农卡在村里的卫生所、超市都能用,还没有手续费,是农行教会我原来刷卡这么好。
为了更好地了解惠农卡在农村经济生活的实际效用。温铁军教授一行又来到了祁县古县镇上古县村的麒麟商店,翻看着一叠叠的交易账目,看着小到一块五毛钱,大到2400元的交易明细,考察组成员感慨万千,在远离城市几百公里没有银行网点的农村,农民持惠农卡能这样方便地刷卡消费、存入取出,农行的"村村通"在提供改善农村金融普遍服务上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没想到村村通和产业链、资金链联到一起
在祁县古县镇贾培前农资商店,贾培前农村生产资料经营店,主要经营化肥、种子、磷肥等生产资料,年销售120余万元,"村村通"在全县全覆盖以后,上古县、下古县、申村等周边十几个村的农民都能在这里用惠农卡上的补贴粮食资金购买农机化肥。温铁军教授仔细翻看店主转账电话交易的小票,有人指着一张小票告诉他转入户名的人就是下一步要求看的总店的店主正林,这里进货只要告诉对方要的品牌产地等要求,对方就配送过来了,通过转账电话就可结算货款,不用专门去拉货。这个店是正林公司358个农资配送店其中之一,太谷县正林总公司与这些经销店形成"进货、销售"物流链一体服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行服务农村产业链的情况,温铁军教授一行不顾一天的劳累,又来到了贾培前农资商店的上游供货企业,位于太谷县的山西正林农资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化肥经营为主的民营农资企业,现有各种销售网点400多个,遍布全省各地和周边省份,其中在太谷县及周边县市销售网点密集,太谷县的每个乡村都有公司的经销点,销售额近亿元,是本省最大的民营农资公司。围绕这一产业链,农行已完成了跨县跨市的布机工作,并以此为中心将农行的结算网辐射在广大农村,有力促进"村村通"发挥工程资金渠道作用,加快了"村村通"在农村市场的纵深发展(000001,股吧)和转型发展。温教授一行看了正林公司的仓库、销售大厅、农资品种、农业专家测试土壤资料等,与随行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说:如果每个涉农行业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农业的产业链、企业的资金链、银行的结算链联在一起,农业产业的价值提升、企业的成本下降、农民的的需求得到满足、银行服务的效益提高,真正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惠农卡光靠政府发放的惠农补贴来维持是很难有效益的,只有将产业的投资、企业的资金和农民的收入捆绑起来,才是活水常流,源源不断,社会、企业、农民、银行都满意。
没想到农行是这样带着真情实感做"三农"
温铁军教授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所见所闻都是山西农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在专题片和展板上看到农行的同志一年四季,不怕严寒,不畏酷暑,走村串乡,到田间,访农户,进大棚,蹲猪圈,看鸡舍的画面;看到山西农行招聘的大学生村官利用对农村熟悉的优势,进村收集资料,入户发放惠农卡,带动其他大学生村官向农民宣传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的好处;看到农行员工加班加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上门宣传、装机发卡、手把手教农民如何使用惠农卡的情景,不由的感叹,山西农行是带着真情服务"三农"。
每到一处温教授都听到惠农服务点村干部、农民朋友对转账电话、惠农卡好处的称赞,看到农民足不出户,领取各种惠农直补、新农保养老金的领取、新农合看病买药医药费的报销,看到农民到农村超市转账、消费和支取小额现金等情景,听到村干部、农民讲述农行人、转账电话、惠农卡等故事,由衷感到山西农行是正在为"三农"提供普遍服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