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2018-01-10 18:45:54)
分类: 课题研究之七---评课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羊毫街小学    王改云

《毫米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已掌握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是很多,所以在学习中充分利用直尺这个教学用具来学习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多层次强化关键知识点

首先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时,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比划出1毫米感受1毫米长度;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然后老师出示实物,让学生看或量来感受1毫米的长度。

其次在教学1厘米=10毫米这个环节时,先让学生动手画,画完后再来发现1厘米是多少毫米。这样不光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也使知识掌握更加落实到位让学生在尺上比着画毫米刻度时,程度一般的学生只知道在0到1厘米之间画毫米刻度线,程度好的学生知道可在任意一厘米间画毫米刻度线,老师让学生在任意一厘米间画刻度,尊重学生、彻底放权,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地表现和张扬。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素材让学生汇报,再一次对1厘米=10毫米进行了强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的发挥了主导作用,对课堂进行了有效组织,使得课堂非常流畅。效果很好。

二、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有成效

  建立合作意识,老师的组织、日常训练是否到位显得尤为重要。这堂课中,老师能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和提出问题的,科学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从合作过程来看,学生是有组织的明确分工。合作前,再明确具体要求,使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各组成员都能服从组长的调配,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老师并没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提出后,总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组内合作。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处理得当。

三、还存在不足之处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一下正确度量方法,可能效果更好。 另外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