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笛初学进行时

(2013-08-08 09:35:41)
标签:

长笛

家庭练习

欢乐颂

中班

育儿

分类: 噜娃学技艺

http://s12/mw690/822b978btx6BGE7IBKjdb&690


文/手机随拍:噜妈

 

不想老套地说时光飞逝。可它就是这么地一别一日。3个月能做出很多事情,也可能一事无为,然日子就这么悄俏缓缓又急速溜走。

 

从年前想让噜学门乐器,到慎选学什么乐器,从5.1开学,到如今8.4,虽说3个月其实就是每周一次共计12节课,折实为7小时,不说是一个里程碑,亦算是个好的开端吧。

 

可能学什么乐器都是这样,课上那半小时教学目前还够,要想复课时能学下一节新内容就只得是,回去当晚开始的天天练习,练多长时间都因人各异,随家长的要求,更应该按孩子的兴趣\专注力而随时调整,不招至幼小琴童厌恨。

 

乐器还就有入手快慢,上手易难之分。小提琴就是难儿慢,古筝就会快儿易些。就在第4节课我们以为噜已经会吹高低音符了,而第5节课,老师说:“好,现在可以加舌抵上齿,要把每个音符吹出t的发音。”我们本还高兴着噜已会吹1234567,这会却被告之还不是真正的音阶吹法呢,我和噜爸都愣了。哪有我们想的这么简单哦。

 

课后的一星期,噜顺利地学会把每个音符都加了t的发音的吹法。到写文此时,噜爸每节课都亲力亲为一起学的,但他已经吹不了。音准,换指的速度都和噜差的不是一点点了。再以后的陪练中,噜爸经常被噜反教育道:“你说的简单来,你来吹个试试看闹。”立马把噜爸说的没了脾气,长了耐心。这差距就是噜天天练笛,噜爸不练光理论。所以,甭管学什么乐器,都不那么简单,都有其难的地方,而鼓励,激发兴趣,不懈坚持和前期阶段家长人性化地陪练乃是学下去的唯一方式。

 

总结下这期过程,留待日后自己和噜回味这学笛途的拾阶而上。吹笛头—装整笛吹声(练端笛功架)—吹音阶(高低音指法)—练节拍—脚上打拍子吹长音—加上t的音吹音阶(高低音指法)—开始有书吹小曲子啦(同步学认五线谱)

 

适时夸夸。老师说他还没带过中班的5岁半这么小的孩子,噜仗着身高臂长够得到笛键,她的小肚腩也帮她有不错的肺活量,气息够。现标准的4拍没问题。也是这些先天优势,老师收了她。到今日,老师已夸赞她:有些小天赋呢。老师也没说看她小,就放慢了教学进度,噜是和其他小学1-2年级开始学的小朋友一样,同样的教学,同样的进度,同样要过的验收环节。学艺路上离不开老师家长给予肯定,鼓励,夸赞的正能量。

 

这周吹贝多芬的《欢乐颂》,开始有模有样了。“挺简单的旋律,还很上口好记,难怪你记得溜熟”噜爸如此对我说。“别大话,你倒是整个名曲看看呀。”我伙同噜娃回话道。练笛时还常有父女俩的唇枪舌剑,在我看来也是很温馨的场面呦。

 

加油,噜娃,不论曲目繁简,用心吹出你的理解,你的味道,坚持你的一“吹”到底!

 

ps:想上两段家里练笛的视频与大家分享的。《欢乐颂》的143M在限内,传了3次也传不上,咋整的呀?! 罢了,只好上两张手机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