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我聆听了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的精彩讲座,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专题报告中,刘校长详细解读了洋思中学30年来的成功经验,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先进教学理念。刘校长结合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阐述了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措施,他对洋思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做法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怎样认识传统课堂和高效课堂。
高效的内涵就是变传统低效课堂的少、慢、差、费为现在高效课堂的多、快、好、省。高效包含两个层面:教师的高效和学生的高效,教师的高效,是学生高效的前提。教师的高效是指教师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高效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学业成绩的高效(没有分数,今天谁都过不了关;理直气壮抓分数,不屈不挠求成绩。)、学生素质的高效(只有分数,明天谁也过不了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和每一分钟的高效(抓好每一分钟)。
洋思中学是江苏省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但它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却有着一定的地位。原因是洋思中学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并且它通过实践证实了这一理念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摸索,通过“课堂作业课堂完成”、“当场学、当场教”、“以学促教,以教导学”、“学后教,教后练”等多个轮回的实践与实验,洋思中学终于形成了本土化、原生态、科学化、易操作、高效益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策略成为保证洋思中学成功地实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办学理念的关键与核心。
二、怎样实施高效的课堂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挤水分抓效益。一个学校最大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就是先做,课堂上在老师未讲前先做,学生独立做,不提示,不暗示,不揭示。后教是对先学中存在的问题,相互学习研究。可以是兵教兵,也可以是师教兵,老师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当堂训练,就是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及时的反馈和检测。千忙万忙,课堂训练不慌不忙。高效课堂的特点:1.真实是高效课堂的的前提,是学习的课堂,是暴露问题的课堂。2.有序是高效课堂的保证,符合规律。3.紧张是高效课堂的标志,思维的高度集中。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心全意。
首先,他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无论从开始的自学还是接下来的学生教学生,以及最后的当堂训练,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具体的“演员”都是学生。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学习洋思中学的这种教学思想,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
其次,洋思中学的“当堂训练”有他的道理。知识越攒越多,学生的遗忘也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当堂训练就是每节课的“堂堂清”,只有每节课的知识都掌握了,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才会不存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搞过“堂堂清”,但总是不能落到实处,因为上课讲课时间长,学生的当堂检测往往完成不了,或者因为学生课堂上练习少导致当堂检测的结果差,课后的问题攒了一大堆。从而使当堂检测就落实不到实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努力做到精讲多练,才能保证学生的训练效果;只有做到堂堂清,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
总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仅使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使课堂和谐而紧张有序。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由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自己实践、探索、获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刘金玉校长的讲座很精彩,理论和实践的例子相结合,讲得也很生动,当我们选择了一种好的方法,只有坚持去做了,才能有收获。坚持一方面是实践的教师要坚持,另一方面领导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也要坚持,洋思的经验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现在也正在进行着教学改革,我们有时缺乏的就是坚持的精神,因此总是有种种的理由让我们止步不前,看一看“洋思”,再想一想我们正在做的是否正确、是否值得,当我认定了前进的目标,我们应该勇敢地坚持、前进。
二○一四年一月十四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