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是集中投资,但老头所谓的集中投资,一定不是我们理解的买一两个公司的股票,而是五到二十个公司的股票。
这个集中是相对的,想想也是,老头研究各个公司几十年,即使每年只细细的研究三个公司,几十年下来,老头能力圈内的公司也有一百多个了。仅仅买十几个公司,甚至是五个公司,那真是叫做集中投资了。
在我的投资组合里,也不是一两个公司,威创,讯飞,格力,光线,大家能从我动态看到的,就有四个,他们的行业,他们的公司属性,他们公司发展的阶段,是不是都不同。今天来细聊一下,作为我迟到的10000粉的福利。
在我的投资体系里,我将所有的A股公司分为了四类公司,一是价值稳定的公司,二是前景看好的公司,三是处在逆境的公司,四是死都不碰的公司。
价值稳定的公司
公司不管是业绩增速和利润规模都已经被证明是优秀的,比如你可以用很硬的指标(类似连续三年营收增长30%以上)去筛选,这些公司大多都是行业的龙头,有着稳定的现金储备和业务规模,你希望它能一下子业绩暴增超级多也不可能,但大多数情况这公司是稳稳的能保持增长。
前景看好的公司
公司可能还没有很强的营收很亮眼的净利润,因为这样的公司基本都属于用钱换规模的阶段,成长的时候,营收利润都还不能看,但市场占有率,业务规模已然有了一些模样,若是结合它所处行业是不错的,那多半是可以估计这样的公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不小的业绩增长。
比如:科大讯飞,威创股份
处在逆境的公司
处在逆境的公司分两类,一类是主动放弃抵抗躲到逆境里,一类是由于周期性或是政策原因暂时处于不利境况的公司。第一类是专业的人玩的,你能看得出某些公司的财报是专门把在合法的条件下把业绩写的很差,比如有些帐款可能收不回来了但还有希望,他就按收不回来报坏账了,主动放弃抵抗躲到逆境,为的是什么,不言自明哈。第二类其实不算多大的逆境,周期嘛,时间的玫瑰。
比如:某某墨龙(当前不建议买)
死都不碰的公司
就是看不懂的,能力圈外的公司,其实大多数炒股的朋友都是没有能力圈的,他们该做的应该是旁观学习,而不是直接上桌参加游戏,当然,这话我都听不进去。
每个优秀的投资者都应该有的动作是: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去确定自己投资组合中各个类型公司的比例。
在我的投资思考中,我有过这样的一个大概的结论,可以分享给大家。
我大概的把投资者按照年纪分成了三类投资者,一是年轻的投资者,二是有一定家庭责任的投资者,三是家庭责任重的投资者。
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如果让我给他们投资建议,我也会略有不同。
之前有朋友单独咨询过我一些类似的问题,所以恰好思考过,正好写出来当作总结。
前提是大家都能听的进去我说的集中投资也是有5-2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的情况下:
年轻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价值稳定的公司,前景看好的公司,处在逆境的公司这三类公司的占比应该是3:5:2,就想踢球的时候,三后卫五中锋两个前锋,进攻为主,防守为辅。
有一定家庭责任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价值稳定的公司,前景看好的公司,处在逆境的公司这三类公司的占比应该是4:4:2。
家庭责任重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价值稳定的公司,前景看好的公司,处在逆境的公司这三类公司的占比应该是5:3:2。
如果我们还没有能力去找到很好的处在逆境的公司,建议大家把逆境公司的投资占比给价值稳定的公司。
怕你们看着晕,我举个例子。
我算是年轻的投资者,所以投资组合基本是价值稳定的公司,前景看好的公司,处在逆境的公司这三类公司的占比应该是3:5:2,当前我个人认为逆境公司还不该下手,所以现在的投资组合就成了价值稳定的公司,前景看好的公司比例为3 2:5。
在我的投资标的里,有威创,讯飞,格力,光线,格力算是价值稳定的公司,光线算是价值较稳定的公司,威创和讯飞属于典型的前景看好的公司,我的具体仓位是格力40%,光线12%,威创24%,讯飞24%。
假设我现在看好长城汽车,想买,我会动态平衡的去将同类型为价值稳定的格力或是光线出一部分,然后买入长城汽车。如果某天山东墨龙ST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因为恐慌打出了特别低的价格,我会将本属于处在逆境的公司应有的20%的占比用来进那时更名的ST墨龙,同时动态平衡的卖掉格力或是光线。
大致就是这样的,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方式还不错,也可以试着用来做你的资产组合的配置,相信投资的心态会好很多。
作者:沃伦之王
链接:https://xueqiu.com/2018766569/81198758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