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振兴: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2016-04-18 06:18:40)
分类: 财经时评

东北振兴: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抚顺红河谷漂流现象解析(之一)

 

抚顺是我的家乡。说到我的家乡,应该是名气很大,大家一般都认为抚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那里是我国的“煤都”,是著名的石油之城;那里还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诞生地。

实际上,抚顺是很有历史的地方,那是清王朝的启运之地。努尔哈赤从那里走出来,建立了368年的基业。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境内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保单位8处,省保单位11处,市保单位24处。其中影响较大、覆盖范围较广的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永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图阿拉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元帅陵明清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铁背山界藩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萨尔浒山城等。

除了拥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抚顺地区还有丰富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国家级名录项目3项,省级名录项目6项,市级名录项目56项,县区级名录项目12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在已评选的近百项非遗项目中,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类别的项目较多,技艺精湛、特色突出。

其实,抚顺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资源较多,植被特别丰富,是辽宁东部重点林区之一。这里点出今天要讲的主角红河谷了。

东北振兴: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东北振兴: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红河谷漂流是清原红河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距清原县城20公里,距抚顺市90公里,距沈阳 126公里,距吉林省梅河口市90公里。红河谷漂流从大苏河乡沙河子屯起,至腰站沟沟口,全长12.8公里。该河段集雨面积784平方公里,水量充沛且水质清澈无污染。漂流区河宽2050米不等,平均水深1米左右,落差适中,有缓段和急流段各20个,缓段悠闲自在,急段有惊无险。漂流区两岸森林茂密,怪石耸立,山珍野禽,怡然自得,一派原始景象。河流顺山势而下,千回百转,曲径通幽,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风景极其独特,是我国北方罕见的天然漂流场所,漂流期可达4个月左右,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漂”。

红河漂流景区诞生于2003这一年,正是国家关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的起步之年。

可以说,搞漂流项目那个时候在清原,不,在抚顺,简直就是“无中生有”。红河峡谷拟开发的阶段,清原县的旅游还是一片空白,缺资金,缺人员,缺经验,清原县除了占据四水之源的优势外,谁也不知道要搞漂流应该怎么做。现在的红河谷当家人杨德全,在当时的只是一个专营草炭土的企业家,为完成县领导的嘱托,成为了红河漂流这个项目招商引资的中间人。

筚路蓝缕,以启红河!杨德全带着一群泥腿子兄弟一起想像红河峡谷漂流未来的繁荣和红火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为了实现县政府提出的当年建设当年营业的目标,2004年正月初九,杨德全带着30名红河首批的开拓者冒着领下32度的严寒,淌着半米深的积雪,在荒无人烟的红河峡谷凿冰、爆破、修河套......个中滋味,只有红河人能够体会。

东北振兴: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东北振兴: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东北振兴:生态旅游大有可为



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13年的艰辛探索,艰苦创业,经历过无数的曲折和困难,红河谷终成正果,红河漂流公司从一个作坊式的旅游企业壮大到AAAA级现代化的精品旅游景区,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休闲旅游项目、辽宁省旅游产业龙头企业、清原县的重要支柱型企业。清原县人大一份报告称,红河漂流公司借助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东风,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顺势而上,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县改变经济模式单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的希望之路。

漂流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增强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2004年红河漂流开业之前,抚顺市共有旅游景区(点)16处,基本以观光型为主,抚顺市属于旅游客源输出城市。清原是抚顺东部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相对落后,缺乏支柱产业。清原县旅游起步较晚,据统计1995年至2002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次为40.3万人,直接旅游收入为850.3万元。

红河谷漂流的开发和发展,为清原引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打动了清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据我们课题组2014年调查,2004-2012年,企业的直接经济贡献就达到了6735万。同时,红河峡谷漂流产业对经济的间接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据调查,沈吉高速通车以来,20117-9月份机动车进入量月均为29678辆,比2010年同期增加8344辆,漂流期3个月收费额406万元,月均收费比非漂流期的91万元增加了4402万元,增长49%。再如,2011年,清原县仅第三产业税收一项就达32324万元,这相当于2003年没有红河项目时第三产业税收的十倍还多。另外,银行、保险、建筑、运输和水利部门等相关行业也得到了快速拉动,增加了政府税收2978万元。红河漂流自2004年开业2015,运营12年来,累计经营974天,在每年实际经营天数不足90天的情况下,运营日平均接待3126人,接待总人数3045449人,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达32038万元,日平均收入32.9万元。游客遍及东北三省及京津内蒙等地使抚顺市由游客输出地变为了旅游接待目的地。

漂流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县域经济结构。红河谷漂流作为一个生态旅游项目对清原转方式、调结构发挥了重大作用。2014年的调查,在漂流项目带动下,全县接待旅游人数呈几何增长,旅行社数量由2003年的1家发展到16家;旅店业住宿床位由2003年的不足1000张发展到4800张;餐饮工商户数由91个增加到816户,旅馆数量由16户增加到129户;洗浴数由20户增加到52户;娱乐场所由14户增加到135户。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清原服务业在漂流产业的带动下,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已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04年试运营时,签约旅行社只有55家,而到了2015年,与景区签约的旅行社达到了229家。

漂流孕育出了一个旅游“金字招牌”,擦亮了城市名片。截止目前,红河景区已经自身发展投入资金近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亿元,具备日接待游客5万人、年接待游客百万人的接待能力,是国内同行业规模最大、服务设施功能最完善的漂流景区。红河峡谷漂流在2006年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的评选,2007年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景区”、“辽宁省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中国十大生态漂流景区”称号,2011年被命名为辽宁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2年被命名为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获得辽宁省优秀社会责任企业,第十八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2012年十佳游客满意度风景名胜,2015年“中国全面小康休闲调研基地”等荣誉称号。红河谷已经成为国内的知名景区,红河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漂流业的标志性企业。

红河谷漂流的成功使清原乃至抚顺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关注目光,为抚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红河谷漂流已经成为清原乃至抚顺的一张亮丽名片,提到抚顺、提到清原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红河谷漂流。同时,红河谷漂流作为抚顺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抚顺、了解抚顺、喜爱抚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