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棋盘山开发区建设户外体育休闲运动基地的建议
(2013-01-22 06:45:36)
标签:
体育 |
为迎接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促进沈阳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2012年3月至10月,沈阳市政协开发区工委与相关政府部门、棋盘山开发区联合,组成专题调研组,重点围绕棋盘山开发区户外体育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11月2日,市政协召开“打造棋盘山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基地促进我市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开展”专题协商会。我撰写了一份咨询建议,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一、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市场潜力大
户外体育休闲运动简称“户外运动”,源于英语“outdoor”一词,是一项现代体育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户外运动特指是在体育与科学探险、教育、旅游等事业的交叉地带中产生的一项新兴边缘项目。广义上讲,户外运动是指人类在山河湖海等自然环境及其他所有户外环境中开展的各类活动的总称。狭义上来说,户外运动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的体育项目群,主要包括陆地、水上、空中等几大类。目前我国开展比较广泛的是陆地户外运动,在这些活动中,尤其以登山、露营最受大众的欢迎。
户外休闲体育产业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潜力的产业。沈阳的户外休闲体育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初具产业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户外运动俱乐部数量激增。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形成的特征之一就是有一批生产规模化、系列化户外运动或比赛产品的部门或企业,及户外运动俱乐部。近几年,沈阳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增长非常迅速。以窗外、兄弟、弗兰特、勇者为代表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相继成立。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户外俱乐部已超过30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经营的项目主要是组织活动和比赛、培训、零售器材与装备、咨询、咖啡吧或书吧的经营,以及其它事项。根据统计,开展最多的活动是攀岩、户外、山地穿越和徒步、自行车、拓展训练、野外生存。俱乐部的营销渠道主要是会员宣传、互联网、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绝大多数俱乐部都比较看重企业的品牌,多数俱乐部认为品牌效应对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俱乐部每年进行广告投入,投入途径主要是报刊杂志和互联网。
发展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了户外休闲体育运动,这极大地促进了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棋盘山地区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发展较快。据调查,在参加户外休闲体育运动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多数人的月薪在3500元以上,20—40岁的青壮年占多数。沈阳市有着巨大的消费人群,巨大的消费人群预示着庞大的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市场。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中国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这座“金矿”其潜在储量将超过千亿元。
二、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户外休闲体育产业存在的认识有误区,参与范围狭窄;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有限;开发层次低,产品缺乏品牌;规划不系统,休闲产业基地缺乏;监管不到位,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
比如,在认识上还有误区。由于国内最初对于户外运动理解来自于国外背包自助旅行的形式, 所以很多人把户外运动片面地理解为自助旅行。其实户外运动无论是从范围上、性质上都比自助旅行要大得多、严肃得多, 技术要求也高得多。很多人对户外运动还不了解,认为户外运动的参与是一项很高深的活动,距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远。由于有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所以户外运动参与范围狭窄,造成了群众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广大市民在休闲体育方面的消费占其消费总额的比例较低,往往还是习惯于在空闲时间打打牌、走亲访友。
比如,管理不规范,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不规范。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更缺乏训练有素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较多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企业的经营模式存在多重性,对目标市场细分不明确。一方面,众多企业对户外休闲产业的利润评价普遍较高,容易盲目追求利润。另一方面,由于户外休闲体育运动本身固有的风险和危险,各种伤亡事故也不断见诸报端。
再如,经营水平低,行业准入机制不健全。近几年进入户外领域的商家数量上发展迅猛。户外俱乐部的急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投资户外俱乐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另一方面是热爱户外活动的人看好这片崭新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对于这样的新兴产业,在投资市场迅速膨胀,行业竞争增大的前提条件下,如果市场管理若跟不上,容易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最终使得供求市场发生不平衡。
更主要的问题,户外休闲产业开发层次低,产品缺乏品牌。户外产品,发达国家经营了100多年,目前占领中国户外休闲体育运动用品主要市场。而沈阳市户外用品行业整体的市场发育程度与规模有待提升,散、小、弱的状况亟待改变。多数厂家技术研发的能力有限,仍停留在制造加工阶段,靠贴上国际知名品牌才能卖出好价钱,缺乏自有品牌的支撑。户外用品企业大多受规模所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多样性消费需求,产品的数量结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等有待调整。品质品种、设计理念、营销方式与渠道与国际品牌有一定差距。我市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在高新技术运用和产品的开发设计上水平较为落后,致使各户外企业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不明显,户外产品这种过低的差异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户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和竞争力的提高。
还有,休闲产业基地缺乏。户外休闲运动必须有基础设施配套,但目前沈阳的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亟待完善。体育基础设施近年来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布局不均匀现象依然存在,项目随意零散,一些场馆的维护成为负担,过后闲置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平时对市民开放不多,利用率较低。体育场馆逐步实行多功能经营,但面临压力越来越大。户外运动的基本属性是自然场地上的体育运动,这就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更大的依赖性,户外活动是没有办法离开自然单独存在,户外路线的开发依赖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资源和环境依赖性,低成本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使得区域生态遭受严重的打击。必须把休闲产业基地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三、打造棋盘山户外体育休闲运动基地的建议
在沈阳的各处户外休闲运动场所中,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是建设户外休闲体育产业基地的最佳区域。
棋盘山开发区交通便利,自然状况优越,生态基础良好。区内多低山丘陵,空气清新,适合开展各项户外体育运动;区内河湖密布,浑河等七条大小河流流经棋盘山开发区;秀湖与环绕周边的棋盘山、辉山、大洋山构成了棋盘山景区的主要部分。同时开发区旅游资源也比较集中和丰富,世博园景区、森林公园景区、鸟岛、清福陵、森林野生动物园、盛京高尔夫俱乐部等分布其中,构成了沈阳黄金旅游线路。同时棋盘山是我国四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一,2006和2007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从1994年开始的冰雪项目,如今已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冬季冰雪旅游品牌,秀湖摇滚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位开发区的文化品牌增添了浓重笔墨。棋盘山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发展奠定了绝佳的先天基础,目前棋盘山是沈城市民户外休闲体育活动的首选地区,也应该成为沈阳建设户外休闲体育产业基地的首选区域。
但是由于棋盘山户外休闲体育运动尚处于初始时期,尤其是群众性的户外活动尚未展开,对户外活动的商业化运作机制和氛围尚未形成,在户外运动企业的投资、服务、收费管理、收费机制上尚缺乏规范,还缺乏企业运营可持续性发展规划和机制建设,影响了户外运营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其在户外活动的组织、服务方面的质量和品牌打造。
鉴于棋盘山开发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人文基础,建议打造棋盘山户外体育休闲产业基地,促进沈阳户外休闲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在这里提出八点建议,即“八个提升”:
(一)规划定位提升
立足于全区、全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棋盘山开发区户外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划,把户外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纳入我市“三大目标”、“五大任务”之中,纳入创建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等全市重点工作之中,把户外体育休闲产业基地建设纳入棋盘山“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文化强区、科技富区”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科学确定户外体育休闲基地的定位,把户外体育休闲基地建设与旅游拓展、区域开发、文化塑造、生态修复结合起来,打造棋盘山户外休闲体育产业基地新形象,将全市休闲体育产业集中于一个概念,加强对外的统一宣传促销。
(二)区域功能提升
与棋盘山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升休闲运动基地的整体功能。在规划中注重将项目规划和功能规划结合起来,将大众项目和小众项目区分开来,在开发区内划定户外休闲运动的功能区,重点规划出集大众游玩、训练、竞赛于一体,融合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大型、多功能、具有示范效应的户外运动功能区。在指定项目的功能区内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在功能区划分、功能发挥、项目建设、受众要求各方面的有机衔接、协调发展。兼顾积聚和辐射的双重作用,首先积聚运动人群、投资,发展成熟后通过培训运动专业人员、承办赛事或赴外地参赛、户外体育用品的售卖,辐射省内外及东北地区。
(三)项目引进提升
实施项目带动、打响品牌战略。在“基地”的内涵深化上下功夫,通过精心规划和大胆创新,引进大项目,打造大景区,营造大景观,搭建大平台,构建大格局。适应户外休闲体育产业基地发展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项目带动领域,创新项目带动机制,强化项目带动功能,用项目集聚要素、聚集合力、提升优势、推动发展。重点做好项目的策划、论证、筛选、储备,建立项目库,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包装策划一批概念性产业项目,广泛开展主题招商,建设一批集群式项目。在项目选择中,将眼光瞄向国内、国际有较强实力的大财团,将眼光瞄向高端运动、休闲度假等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树立度假区的形象和知名度,起拉动效应。
(四)市场空间提升
一是通过媒体宣传促销市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进一步加强休闲体育活动的宣传,提高市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市民自觉把休闲体育健身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去,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通过运动赛事平台促销市场。抓住十二运重大机遇,通过重大赛事提升形象,宣传棋盘山户外体育休闲运动的优势,树立棋盘山良好的运动形象。引进国内外著名的品牌赛事,通过对这些赛事的宣传,增强国内外人士对棋盘山的了解,增强对户外运动的了解,提高大众的参与兴趣,推动户外产业的发展。三是通过沈阳经济区旅游合作圈促销市场,针对休闲氛围浓郁的大城市地区,培育客源市场,发展户外用品零售、组织性户外俱乐部、户外培训、户外保险等服务;同时面向各城市,培育目的地市场,发展接待性户外俱乐部、户外运动地的开发和建设、户外救援等服务。
(五)产业品质提升
整合产业资源,完善旅游度假休闲功能,提高景点档次,赋予休闲体育产业以文化品味,把游戏与休闲、科技与休闲、竞技和休闲、展览与休闲、旅游与休闲有机结合起来,精心打造休闲文化精品,用文化来推动休闲产业发展。实施产业联动战略,建立观光度假、湖滨休闲、商业购物、美食娱乐、运动健身、影视文艺等休闲体系的有机联系,构建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休闲产业体系。重点建设若干高水准的休闲设施和场所,同时,加强对已有项目的维护管理,确保文化休闲设施安全、高质、高效。
(六)人才队伍提升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建立户外运动休闲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户外运动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具有休闲、运动、游戏、旅游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计划、组织、策划能力,使他们成为学校、机关、协会、俱乐部、体育和旅游部门组织指导社会成员进行户外运动的应用型人才。整合劳动、旅游、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加强对休闲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休闲从业人员。
(七)监管水平提升
建立健全合理的监管机构,加强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资质审定,完善的机构认证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完善户外运动组织程序的建设,规范市场协调发展;制定户外运动指导手册,器材制造、场地建设的标准;建立户外运动的风险防范和救助体系,通过科学化、标准化来保证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
(八)服务环境提升
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棋盘山开发区与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等沟通,以民间社团为单位,建立户外休闲体育运动会员制度。为各个户外运动协会进入景区提供便利和优惠,为其举办的赛事或集体户外运动提供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就户外环境的营造、资源共享、场地建设、赛事组织、品牌创立、产业链整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从解决户外休闲体育产业中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焦点出发,全面推动户外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