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抚同城化的战略意义

(2012-03-20 23:13:21)
标签:

财经

分类: 财经时评

沈抚同城化的战略意义

 

同城化不是行政区划架构的同一,而是相邻市域间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统一,产业、信息、交通、市场、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一体,资源和发展成果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化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型经济联合体。新型经济联合体的特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创新我进步、你发展我受益。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实施同城化进程中,根据市域间共同发展的需求,国家批准相关市域合并为一的可能性。同城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比较,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地域范围和一体化程度存在某些差异,属于一体化范畴,同城化是区域一体化的高级层次。

推进沈抚同城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沈抚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势之举

推进沈抚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高度,加速辽宁全面振兴的重大举措,是继实施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战略之后又一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能够参与经济竞争并且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是大城市和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大城市和形成一体化城市群体的竞争。只有大城市和形成一体化紧密联系的城市群体才能形成足够的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国际上看,美国西部的“锈带”和五大湖老工业区的复兴,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体的形成、德国的鲁尔区产业转型,英国以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为轴心的“夕阳”工业调整升级,基本上走的都是一条区域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和集群联动的发展路子。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其它有条件的城市密集地区,都在以不同方式加快以城市为中心走一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实现在更大的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这些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而两个近在咫尺的特大城市沈阳和抚顺,只有实施同城化,才能整合两市潜力,扩张两市发展空间,形成整体优势,把沈抚地区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高地、经济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建成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成为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人居环境优美、各项社会事业发达的大都市区,以东北振兴先行区、开放型经济桥头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田的身份和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产业分工。

二、沈抚同城化是加快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沈抚地区,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实施沈抚同城化,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和载体。辽宁中部城市群,集中在半径 150公里的区域中,是全国少有的大中城市群。其面积占全省的44%,人口占48.3%,财政收入占50%GDP占全省57.3%,是振兴辽宁经济的主导力量,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导力量。沈阳和抚顺都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拥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沈阳是装备制造业基地,抚顺是原材料基地。推进沈抚同城化,可以使沈阳的产业、人才、科技等优势和抚顺的资源、原材料、劳动力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产生倍数效应,进而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价值和对外影响力。通过沈抚同城化,辐射铁岭、本溪、辽阳及周边县市和小城镇,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沈阳带动抚顺、抚顺壮大沈阳、沈抚辐射中部、中部沿海互动、互动带动全省的发展目标。沈阳、抚顺将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和沿海腹地互动的支撑点。沈抚同城化有利于提高沈抚两市、沈阳经济区乃至全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接纳国内外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转移,可以扩张两市的发展空间,整合两市的资源潜力,增强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达到双赢和多赢的目标,加快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带动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沈抚同城化是构筑辽宁中部腹地和沿海“五点一线”良性互动格局的战略举措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在区域发展中的必然表现和组成部分。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它的驱动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将对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而加快“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将对推进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从而带动腹地发展,形成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沈抚同城化是中部城市群开放型经济以及区域协作的桥头堡,是构建辽宁沿海开放与腹地互动战略的核心支撑点。在这样一个全局发展战略中,推进沈抚同城化对于实现辽宁中部城市群与沿海经济带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意义重大。抓住沈抚同城化这一重要突破口,就抓住了实现省委推进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必须把沈抚同城化放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全局中来审视和对待,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强力加以推进。推进沈抚同城化,与辽宁沿海实施的“五点一线”战略相结合,形成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和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四、沈抚同城化是推动辽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大实践

实施沈抚同城化和产业、经济一体化,整合两市的整体功能,能够提升中部城市群东北亚区域分工合作的能级,提升辽宁全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综合能力。两市产业整合,完全可以使现有产业的“短处变长”、“长处更长”,有利于联合打造国务院在《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推进沈抚同城化,可以降低两市生产流通成本,提升城市价值,促进两市优势互补,增强沈抚地区的辐射和吸纳能力,对于创新城市发展理念,节约资源,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推进沈抚同城化,通过充分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带动整个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对于实现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五、沈抚同城化是提升和发挥沈阳中心城市作用的迫切需要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一个中心城市需要规模和体量,需要强大的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也需要完善的结构和功能,需要把城市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品位做高、形象做美。沈抚同城化会迅速拉大沈阳城市骨架,扩大中心城市辐射范围,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的承载力,从而在辽宁形成一个以沈阳为中心的密度大、网络全、渗透力强的城市群,为中心城市的集约发展提供外围基础。实施沈抚同城化,就是改善和增强沈阳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就是催生沈抚大都市的隆起,极大地提升和完善沈阳东北最重要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形成一个拥有近千万人口,占有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现代服务业极为发达,具有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重大装备制造等在国内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诸多优势产业的沈抚大都市区。这样,就会使沈阳有条件、有希望成为如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上海、带动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广州这样的中心城市,在推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现辽宁雄风进程中发挥更大带动作用。同时,抚顺是沈阳乃至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水源地。在同城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两市边界处规划30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其区位恰好是沈抚两市的中心地带,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构成了沈抚大都市的“绿肺”以及辽宁省的生态“绿心”,对东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形成了有力的保障,是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沈抚同城化对于促进浑河两岸的产业发展、城市景观、滨河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大意义。这无疑是两个重工业基地城市转换为生态城市的重要实践,也将成为国内外特大城市群建设的又一亮点。

六、沈抚同城化是推动和实现抚顺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

实施沈抚同城化,使抚顺赢得了借助沈阳城市之力,与巨人共舞,和先进同行,推动和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沈抚同城化有利于抚顺接受沈阳的城市外溢效应,分散沈阳的部分城市功能,充分利用沈阳的人才、技术、信息、金融、科技、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优势,扩大抚顺城市规模,加快抚顺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增强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实力,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吸引力,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使抚顺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在较短时间进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平台。实施沈抚同城化,可以使两市在交通、通讯、物流、运输、旅游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实现一体化发展,极大地改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开放的环境,使抚顺拥有更为优越的促进资源深加工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条件,其优势产业通过与沈阳融合、错位和协作发展;使抚顺有更为便利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条件,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获得突破性进展;在使抚顺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和实现城市全面转型中,获得来自沈阳、中部城市群更多的支持与协作。

七、沈抚同城化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的有益尝试

在全球化的形势面前,任何城市都无力单打独斗,必须尽快打破行政壁垒,抢抓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遗产之一就是形成了行政区域经济,就是以行政为单位进行地区经济发展,这样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了国内市场分割,大大削弱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都市群是当代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出现的最高的空间组织形式,对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沈抚两市虽然同是重工业城市,但是两市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体制环境却有较大差别。两市可以进一步整合产业,强化错位,避免趋同,在互补上大做文章。沈抚同城化是一种创新,这种新尝试不仅具有实践意义,也具有理论意义。能否以构筑“沈抚大都市区”为切入点,以完善城市功能为载体,推进同城化建设,将成为探索区域协调发展道路的新课题,沈抚同城化将为此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途径。同城化发展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探索。冲破现行行政壁垒,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不仅是沈阳、抚顺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同城化将从区域经济的角度,通过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发展关系,将在创新城市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消除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有根本性的突破。沈抚同城化是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新实践。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一体化的实际问题需要在不断地探索和认识中逐步解决。在沈抚同城化过程中,会为中部城市群或更大区域的一体化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这是沈抚同城化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总之,推进沈抚同城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同城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部门由偏重研究经济政策向着重研究公共政策在思想观念和行政方式上的重大转变,是对“先生产后生活、先工业化后城市化”和追求所谓“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等传统发展观反思的必然结果。沈抚同城化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将冲破以行政区划规定或划分经济区域和现行财税及社会保障救济体制的制度束缚,将冲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观念,将冲破习惯于从行政区域角度谋求发展的思维方式,将冲破总是在“由谁来管、谁隶属谁”上做文章的习惯意识,从尊重和运用经济规律出发,按照经济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本文写于2007年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