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阳日报专访:梁启东:沈阳打造文化强市需有突破 重视软实力

(2011-11-07 22:16:37)
标签:

文化

沈阳日报专访:

梁启东:沈阳打造文化强市需有突破 重视软实力

 

文化强市就是文化资源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明程度高,优秀文化人才集聚,对周边城市的文化吸引辐射力较强的城市 梁启东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情研究所所长、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沈阳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沈阳经济区政协论坛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辽宁省情、文化产业。著有《中国城区发展战略研究》、《沈抚同城化战略研究》、《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研究》、《沈阳经济区城市发展研究》等专著,发表论文200篇。

身兼辽宁社科院研究员、省情研究所所长、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等多种职务的梁启东,一直对沈阳文化建设有着深入研究。

沈阳文化强市的建设,应强在哪几方面?11月初,梁启东欣然应允记者的采访要求,并对记者的提问给予了认真解答。

文化强市所指的文化是什么

记者: 梁教授,您好!东北看辽宁、辽宁看沈阳,这说明沈阳在经济发展方面很有影响力。那么,目前沈阳在文化方面的优势如何?

梁启东:沈阳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文化积淀丰实。一大批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构成了沈阳丰富的文化底蕴,为沈阳从历史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客观地说,沈阳的文化事业在运作方式、装备水平、资产水平、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制作水平等方面同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记者:在您看来,沈阳与文化强市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儿?

梁启东:文化强市所指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社会而言的文化,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部分,涵盖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沈阳目前是文化大市,但还不是文化强市;是文化高地,但还缺少文化高峰;文化资源丰厚,但开发的产品不多;文化市场活跃,但真正具有震撼力、影响力、辐射力的精品还很少。文化创新的氛围还没有形成,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市民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城市文化的创造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

文化强市的突破口在哪里

记者:那么,沈阳要成为文化强市,应该从哪些方面给予加强?

梁启东:首先要有突破。文化强市的突破口或引爆点,应该抓两个方面的四大工程:基础文化建设方面的公民素质培养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在全国叫得响的一流文化服务设施,至少在副省级城市居于前列);文化市场建设方面的文化产业建设工程(包括传媒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信息业、视听产业、会展业、文艺演出业、美术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产业)、文化品牌塑造工程。

建设文化强市,是沈阳加快城市转型,提高区域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

文化强市与文明城市

梁启东认为,文化强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动态的概念、综合性的概念。文化强市就是文化资源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明程度高,优秀文化人才集聚,对周边城市的文化吸引辐射力较强的城市。文化强市是对文明城市标准的提升,也是对文明城市创建内容的创新。

总之,文化强市为沈阳的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结构调整提出了新方向,为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提出了新思路。因此,要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文化工作,像重视做强经济硬实力那样重视做强文化软实力,像重视工业项目引进那样重视文化项目引进,这样才会推动沈阳向文化强市的目标快速前进。本报记者陈凤军

                           (刊载于2011117《沈阳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