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经济区科技创新状况比较(一)
(2011-09-05 21:08: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沈阳经济区 |
沈阳经济区科技创新状况比较(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正面临着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新竞争。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各国大城市都把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希望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研究城市创新的主要目的是要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通过创新来整合城市的各种资源,最终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研究,学术界形成了多种模型和指标体系。这里我们依据辽宁省科技厅有关报告,对沈阳经济区各市科技创新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一、总体状况
沈阳经济区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服务支撑能力强。现有普通高等院校45所,占全省高校总数5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万人,占全省的65%以上。科技力量雄厚,拥有各种类型科研机构和多所全国知名科研院所,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核心科研体系。拥有数百万技术熟练产业工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拥有R&D活动人员4.07万人,占全省总量的61.5%;拥有两院院士29人,占全省总量的54.7%。科技基础条件较为完备,科技活动机构达到799家,占全省总量的62%;重点实验室6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6家,分别占全省的67%和66%,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占全省的87.5%;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7家,占全省的58.3%;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占全省的50%。经济区各市均已制定了推动创新活动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人才交流的相关政策,使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东北地区,沈阳经济区的人才、科技竞争力指标最高,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动力支撑。
2009年,辽宁全省共有全省科技活动单位数23890个,其中沈阳经济区13842个,沿海经济带10543个,辽西北2837个。全省科技活动人员195465人,其中沈阳经济区127306人,沿海经济带65934人,辽西北18690个。2009年,辽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57.97%,比2006年提高了6.89个百分点,稳居全国第六位。对外技术依赖逐步降低,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辽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由2006年的56.98%提高到2008年的65.21%,在全国的排位由第9位升至第8位。
沈阳经济区科技活动单位数比较(个) |
|
全省 |
23890 |
沈阳 |
5840 |
鞍山 |
2158 |
抚顺 |
941 |
本溪 |
706 |
营口 |
1444 |
阜新 |
411 |
辽阳 |
865 |
铁岭 |
1477 |
沈阳经济区 |
13842 |
沈阳经济区科技活动人员比较(人) |
|
全省 |
195465 |
沈阳 |
72206 |
鞍山 |
14803 |
抚顺 |
7173 |
本溪 |
9292 |
营口 |
2692 |
阜新 |
3822 |
辽阳 |
7492 |
铁岭 |
9826 |
沈阳经济区 |
127306 |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09年全省科技R&D活动的单位数1170个,其中沈阳经济区680个,沿海经济带467个,辽西北133个。全省科技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76673人/年,其中沈阳经济区47798人/年,沿海经济带28599人/年,辽西北5676人/年。“十一五”期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高,2009年R&D活动全时人员当量和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分别占全省的64.8%、75.5%。企业研发机构和各类平台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截止2010年,省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含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达到878个,比2005年翻了两番。辽宁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的六个省份之一。
沈阳经济区科技R&D活动的单位数比较(个) |
|
全省 |
1170 |
沈阳 |
295 |
鞍山 |
106 |
抚顺 |
70 |
本溪 |
41 |
营口 |
33 |
阜新 |
38 |
辽阳 |
58 |
铁岭 |
39 |
沈阳经济区 |
680 |
沈阳经济区科技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比较(人年) |
|
全省 |
76673 |
沈阳 |
30436 |
鞍山 |
4768 |
抚顺 |
2269 |
本溪 |
2279 |
营口 |
782 |
阜新 |
1252 |
辽阳 |
2647 |
铁岭 |
3365 |
沈阳经济区 |
47798 |
三、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辽宁现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533家、普通高等学校69所,在知识创造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工业自动化、永磁电机、水稻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全省共发表科技论文47606篇,其中沈阳经济区28415篇,沿海经济带19226篇,辽西北2493篇;出版科技著作2115部,其中沈阳经济区1058部,沿海经济带1014部,辽西北105部,数量分别居全国的第10位和第8位。2009年全省科技项目(课题)34177项,其中沈阳经济区19567项,沿海经济带14538项,辽西北1839项。
沈阳经济区发表科技论文比较(篇) |
|
全省 |
47606 |
沈阳 |
24472 |
鞍山 |
646 |
抚顺 |
351 |
本溪 |
137 |
营口 |
290 |
阜新 |
2160 |
辽阳 |
281 |
铁岭 |
78 |
沈阳经济区 |
28415 |
沈阳经济区出版科技著作比较(种) |
|
全省 |
2115 |
沈阳 |
951 |
鞍山 |
11 |
抚顺 |
14 |
本溪 |
2 |
营口 |
3 |
阜新 |
46 |
辽阳 |
18 |
铁岭 |
13 |
沈阳经济区 |
1058 |
沈阳经济区科技项目(课题)数比较(项) |
|
全省 |
34177 |
沈阳 |
14177 |
鞍山 |
1079 |
抚顺 |
953 |
本溪 |
1297 |
营口 |
230 |
阜新 |
1042 |
辽阳 |
294 |
铁岭 |
495 |
沈阳经济区 |
19567 |
沈阳经济区专利申请数比较(件) |
|
全省 |
6618 |
沈阳 |
2365 |
鞍山 |
888 |
抚顺 |
211 |
本溪 |
106 |
营口 |
167 |
阜新 |
103 |
辽阳 |
91 |
铁岭 |
69 |
沈阳经济区 |
4000 |
沈阳经济区发明专利申请数比较(件) |
|
全省 |
3166 |
沈阳 |
1165 |
鞍山 |
328 |
抚顺 |
160 |
本溪 |
61 |
营口 |
70 |
阜新 |
73 |
辽阳 |
28 |
铁岭 |
17 |
沈阳经济区 |
1902 |
沈阳经济区拥有发明专利数比较(件) |
|
全省 |
7330 |
沈阳 |
2791 |
鞍山 |
319 |
抚顺 |
821 |
本溪 |
45 |
营口 |
77 |
阜新 |
218 |
辽阳 |
80 |
铁岭 |
48 |
沈阳经济区 |
4399 |
四、工业企业科技人才队伍
沈阳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比较(人) |
|
全省 |
121778 |
沈阳 |
37478 |
鞍山 |
11021 |
抚顺 |
5040 |
本溪 |
8519 |
营口 |
2013 |
阜新 |
2315 |
辽阳 |
5503 |
铁岭 |
8022 |
沈阳经济区 |
79911 |
沿海经济带 |
40698 |
辽西北 |
13519 |
沈阳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人年) |
|
全省 |
45567 |
沈阳 |
14333 |
鞍山 |
3138 |
抚顺 |
1659 |
本溪 |
2129 |
营口 |
703 |
阜新 |
600 |
辽阳 |
2401 |
铁岭 |
3156 |
沈阳经济区 |
28119 |
沿海经济带 |
17587 |
辽西北 |
4320 |
沈阳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人) |
|||||
全省 |
43073 |
||||
沈阳 |
12292 |
大连 |
7022 |
阜新 |
533 |
鞍山 |
3169 |
丹东 |
778 |
铁岭 |
5550 |
抚顺 |
1229 |
锦州 |
1691 |
朝阳 |
444 |
本溪 |
1633 |
营口 |
1066 |
|
|
营口 |
1066 |
盘锦 |
3124 |
|
|
阜新 |
533 |
葫芦岛 |
1862 |
|
|
辽阳 |
2680 |
|
|
|
|
铁岭 |
5550 |
|
|
|
|
沈阳经济区 |
28152 |
沿海经济带 |
15543 |
辽西北 |
6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