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35-2C型缝包机断线原因及解决方法

GK35-2C型缝包机断线原因及解决方法 缝纫机使用注意事项
缝纫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首先应从夹线器着手, 1.1 弯针的调整
为确保勾线成功,必须调整好弯针与机针的相对位置。
1)弯针“吃势”的调整(弯针摆动定位) 首先测量弯针小连杆2球孔中心距是否为69.6~70.2mm,再用手顺时针转动皮带轮,使机针下至最低点且弯针在右极限时(向右退足)针尖至机针中心的距离为8MM距离为,若不符,可放松弯针外曲柄上的2只螺钉来进行左右移动的调整。调整时应用手夹紧外曲柄与内摇杆,使之无窜动。
2)弯针轴向间隙的调整(前后位置定位) 弯针与机针的轴向间隙为0.08~。如果间隙过大,在缝纫过程中容易出现跳针及弯针不能勾线等现象;间隙过小,在缝纫厚料或操作不当(硬拉)时,将导致机针偏斜刺料,或出现互相擦碰,同样也会产生弯针不能勾线及跳针现象。调整方法是,首先检查弯针的2个紧定螺钉是否顶紧弯针柄部的扁身,再略旋松弯针小偏心摇杆的螺钉进行前后摆动的调整。调整时小偏心连杆应在弯针小偏心中心。
1)保证线路通畅,无错穿或漏穿的现象出现,否则会出现断针、跳线、断线。
2)保证夹线器的配合,使用时应保证面线稍紧,底线偏松的原则。如果面线过紧会出现割线断线,如果面线过松则会出现漏料跳线,底线过松则会出现跳线。当然这只是针对一般的包装袋,在缝相对厚一点的包装袋时有时会出现间断性的跳线,这时可适当的把底线紧一点,它可起到缓解跳线的作用。
3)针与针的配合。打开摇门用手顺时针转动皮带轮当弯针位于最高点时应保证弯针的尖距直针的中心距为8-9mm左右,这个通过弯针小连杆的延伸或缩减来调动。在缝厚料时中心距在9mm左右运转适中,如果过大或过小的话都会出现断线与跳线现象。继续转动皮带轮,当弯针运行到与直针刚刚交叉的时候,应确定弯针尖与直针的间隙为0.08-0.13mm,通过弯针小偏心摇杆上的螺钉来调,螺钉松开后,弯针可用手左右扳动,定好间隙后把螺钉紧好即可,如间隙过大则导致弯针够不到线--跳线;如果间隙过小的话,弯针与直针则会相撞--断针、断线。与此同时应保证弯针尖位于直针针孔上缘平面的3mm左右,即直针凹槽中心位置左右。通过针杆连轴节上的螺钉来调,松开螺钉,不要旋转针杆笔直 缝包机断线原因: 1. 穿线错误 2. 线源卡住
3. 线的张力太紧,出线量不足
4. 缝线质量不好,粗细不均匀,强度不够 5. 机针孔、针板孔或弯针有毛刺 6. 机针与弯针位置配合不好 7. 送料牙牙齿太尖锐 8. 压脚压力过大无锡邦尧董工1390617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