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暑假,我便有了很多悠闲的时间去欣赏品味自己喜欢的书。这不刚看完《俞敏洪传奇》,今天又在书架找到一本《中国现代四大才女散文选》准备细读,谁知刚打开,发现里面夹着一个略带发黄的旧信封,信封的正反面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当我随意地拿起看进去以后,平静的心湖却因此荡起了一圈圈不断扩大的情感的涟漪。往事怎敢回首?
http://s15/middle/821a32edtc5e454628ece&690
这段当时来不及找本细写,以后又被遗忘的文字记录了女儿和我之间的一段小插曲。七八年前的当时把它写在信封上是由于感动,今日再读除了感动之外,又触动很多旧事,不禁使我倍感纯真的童稚之心,是人性的最美。但近几年来随着女儿学业的增加,我功利虚荣的心似乎把这忘了个一干二净。
孩子的很多言行天然本真,没有世故没有矫情没有作秀,唯有一颗金子般的童真之心,这样的女儿是我人生的老师。
这件事大约发生在2004年,老公单位远一周回来一次,那时还是单休周六得上班。女儿五岁我一人无法照顾。实在没办法,老家的母亲就来帮我经管孩子。我是既高兴又忧心。
母亲刚过不惑之年便惨遭不幸,我的父亲因庸医误诊导致送进医院没几天后就仓促离世,直到临走父亲一直处于昏迷之中,巨大的疼痛折磨的父亲在床上不停的翻滚,因为要输液,就不得不让几个亲戚围在床边使劲摁住他。母亲眼睁睁看着却束手无策,在父亲去世后一天半内母亲那乌黑油亮的头发变得灰白参半,随后由于长期的气闷恸哭,母亲视力弱了,也患上了高血压。后来由于劳作又得了肾病。但她从来没停止劳动。
母亲身体不好本应安度晚年,我还没怎么报答呢现在又得连累母亲,所以母亲来后我老担心的叮咛这嘱咐那,说你只要经管好孩子就行,别的不用管我下班再干。但母亲总是不在意老说没事,然后就不停的找活干,做饭洗衣拖地接送孩子上下学,永远都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有时宁愿拖着病体,还要打扫卫生,说看见一点脏一点乱她就心烦难受。只要回家没看见在厨房,而是躺着,那就是实在累的或病的起不来了。我赶紧带妈上医院。
而我在学校带着班主任,操心事多,时间心力都几乎全耗费在学校里,回到家只想没有思想负担的美美的睡一觉。但母亲的劳累总让我紧张担心,老想着母亲会累的高血压病发身体每况愈下。就这样我娘俩没少争执。结果我没但解决母亲的过度劳作问题,反而还时不时的惹母亲生气。
这样一来自己的生活陷入一个无法控制的漩涡。从生活上讲,我的负担减轻了很多,家里诸多事务大多是母亲打理。但从心里上讲,我很多时候处于担心焦虑的状态,心里的压力大,有时心里毛躁总想发脾气。那两年我的脾气最坏,所以尤能体会朱自清先生《背影》中“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母亲渐渐对我伤了心,委屈地说“我不都是看你太忙,才想着多干点,你多轻松会儿吗,我是为了我哪一点过不去吗”而我的愿望是-只要您身体好开心,我宁愿家里脏点乱点也行。你别硬撑着劳累,你心疼自个就是心疼儿女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次母亲从医院输液回来躺在床上睡着了,没有像以往那样既要接孩子还得做饭。我接回女儿后,让她自己做作业,我去做饭洗衣。一会儿趁着锅里煮饭的时间给女儿辅导作业,由于怕吵醒母亲我轻声细语讲,结束后女儿使劲的亲了我一口说:“妈妈,你今天不批我,轻轻的说话,我可高兴。”
我的心猛地一震,我原来长时间在呵斥孩子。我看着五岁女儿那稚嫩的小脸难过的说:“妈妈以前对你吼是妈不好,咱们拉钩,妈以后可能也会发脾气,但妈妈向你保证以后要学会轻轻的说话。”女儿钻进我的怀里,说:“妈妈,你以后对我婆也要轻轻的说。你心里难受,我是你的孩子。你是我婆的孩子,你对你妈说话也轻轻地。”我一把搂紧女儿,泪无声的顺着脸颊恣意的奔流。
此时此刻,女儿的纯真、童稚只能让我羞愧,促我反省,让我成长!五岁大的孩子都明白的事,自己怎么纠结了那么久?
是啊,轻轻的说,以往的纷争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对方好而非自己,但对方并不领情还郁闷不开心。这是我和妈很长时间想不明白的事。现在懂得了,问题不在于说的内容,而在我们表达时脸色语气表情里充斥了不满责备与抱怨,而这赤裸裸的负面情绪早已把你的关心变成了伤害而自己却很难觉察明白。而这就是我们经常陷入吵架中不欢而散的重要原因。从那以后遇到矛盾纷争,告诉自己要语气轻柔,或者更多地采用肢体语言,微笑,上前,拥抱,或者干脆表示投降让事情pass,等以后对方开心时再沟通。
学会轻轻的说--这是女儿这个小老师对我说过的最动听最睿智的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