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银行业系列 |
结论:数据推算证明,民生银行在未来的五年(2017年末)超越交通银行是有可能的,只要各项指标增长率超过10个百分点就可以满足。如此,我相信了,相信这不是信口开河放卫星。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共同见证民生银行发展奇迹。
今年两会期间,我们的当家人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放了个我绝对想不到的卫星————
证券时报记者:民生银行未来3~5年的规划是什么?
董文标: 2007~2012年,是民生银行的1.0版,事业部改革、办特色银行、分行转型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的。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推行2.0版,叫做“标准版”,即在银行推行标准化生产。这次转型基本上完成后,民生银行将从手工业作坊迈入工场化大生产,成为特色银行和效率银行。我希望未来用5年时间让民生银行列入中国银行业的第一梯队。
5月8日,在上交所推出的“我是股东——中小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中,再次提出这个话题。
目前银行第一梯队是清一色的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交五家,进入第一梯队,意味着最起码与交行平起平坐或超越交行。
虽然我知道民生银行的终极目标是进入我国银行业第一梯队,这其中应该还存在着希望超越老东家的一种个人情结吧。但让我想不到是竟然在还没有实现第一步(超越招商)的情况下,当家人就公开说,这让我想不到,相当意外,也隐隐觉得不妥。
准备用五年时间(2017年末)超越交通银行,这是我不敢想象的,只能说这是个非常大胆的目标。一般来说,银行之间所谓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总资产规模。2,主营收入规模。3,利润总额规模。4,净资产规模。5,总市值。
为了用数据来看一下是否有可能的问题,我就建立几个计算模型进行验算,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彼此之间的差距吧: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2年末,交通银行现有境内机构182家,其中省分行30家,直属分行7家,省辖行145家,在全国202个地级以上城市、144个县或县级市共设有2701个营业网点。境外设有12家机构,包括香港、纽约、旧金山、东京、新加坡、首尔、法兰克福、悉尼、澳门、胡志明市、台北分行及交通银行(英国)有限公司。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2012年全球千家最大银行报告,交通银行一级资本位列第30位,连续第四年跻身全球商业银行50强,较去年提升5位。交行已连续四年跻身《财富》世界500 强,营业收入跃升至326 位;在英国《银行家》全球1000 家银行一级资本排名稳步提升至30 位;
2012年末,交通银行总资产52734亿元,存款总额37284亿元,贷款总额29473亿元,主营收入1473亿元,利润总额752亿元,净利润584亿元。总股本742.63亿股,员工96259人,市价总值3669亿元。
民生银行建立于1996年,截至2012年末,在全国33个城市设立了33家分行,机构总数量为702个。
2012年末,民生银行总资产32120亿元,存款总额19262亿元,贷款总额13846亿元,主营收入1031亿元,利润总额507亿元,净利润376亿元。总股本283.66亿股,员工49227人,市价总值2230亿元。
粗粗一看,两者差距加大,在银行业经营同质化的情况下,未来的五年想超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在想,对于市场上大多数人的想法,唯一的想法就是不可能。
且慢,且慢,通过历史数据整理,我个人认为,民生当家人的豪言壮语还是有道理的,并不是信口开河放卫星。
附件:交通民生历史数据对比
上表中,是我能整理到2005年开始至2012年的数据,数据显示,总资产、主营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总市值这五个数据,在2005年末,交通相对于民生的倍率依次为2.55倍,2.74倍,3.17倍,5.32倍,2.78倍。其中,由于交通银行那时候还没有上市,我就把净资产作为总市值来计算的。
经过七年的发展,到了2012年末,交通相对于民生的倍率依次为1.64倍,1.43倍,1.48倍,2.33倍,1.65倍。很显然,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速度比较快。
通过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发展速度显示,就各项指标的年均增长来看,两者的年均增长差距除了总资产这一项低于10个百分点以外,其他指标的年均增长都高于10个百分点,其中差距最高的是净资产,达15.6个百分点。
经过进一步模拟测算,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只要民生的年均增长超过交通10个百分点,那么完全就可以超越交通银行。我想,这是有可能实现的。
结论:数据推算证明,民生银行在未来的五年(2017年末)超越交通银行是有可能的,只要各项指标增长率超过10个百分点就可以满足。如此,我相信了,相信这不是信口开河放卫星。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共同见证民生银行发展奇迹。
另:在以上数据整理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假设我们在2005年末的时候,彼此以1倍市净率买入交通银行,以2倍市净率买入民生银行,经过七年的时间沉淀,投资于民生的收益高于投资于交行,年均收益大概高于10个百分点。这就是成长股的投资魅力。同时,也意味着民生股价相对于同行的溢价是合理的,甚至可以说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