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浦发银行年报及今年分析

(2012-03-17 16:23:06)
标签:

杂谈

分类: 银行业系列

 

今年预测:毛估估浦发银行201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5%;管理费用56亿元,同比增长7%;拨备计提15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每股净利润0.48元。浦发银行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毛估估今年全年实现净利润385亿元左右,每股净利润2.05元左右,每股净资产9.75元左右。目前市场价格低于2012年度净资产,价值低估,值得持有。

 

对于浦发银行的年报分析,很多朋友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就不复述了,主要的着眼点放在今年或者说未来。

 

浦发今年实现营业收入679.18 亿元,同比增长180.62 亿元或36.23%;实现净利润272.86 亿元,同比增长81.09 亿元或42.28%。符合预期。其生息资产稳定增长、净息差逐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加、成本费用有效控制是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浦发是一家没什么特色的银行,主要以对公业务为主,也就是以“傍大款”为主。曾经的进取心比较强,经营规模与业绩的增长相当出色。按我的判断,因为种种因素的约束,未来的进取心可能会有所减弱。

 

对于总资产,未来还有高于信贷增长的余地,这个也能带来经营业绩的提高。信贷资产的增长,应能保持高于同行业平均增速,我估计将在15%左右。对于利差方面,我的判断是今年继续稳步提高,非息收入方面将差不多与利息净收入同步增长。浦发今年的亮点是成本费用控制比较出色,去年成本收入比率为28.79%,比上年的33.06%继续下降4.27个百分点,预计今年这个指标将继续下降,但下降空间已不大,今年的成本收入比大概在27%左右。浦发银行存贷比提高的可能性已不大,除非取消“日均存贷比”指标管理。相对来说,取消“日均存贷比”指标管理对于银行业的正面作用比较大。

 

我注意到浦发银行首单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提前完成清算、圆满结束,“浦元一期” 共创造了4002.4万元的稳定、无风险的贷款服务收入。遗憾的是我没找到这一单资产的规模是多少,所以就没办法了解收益率情况。有知道的朋友告诉我一下,谢谢!

 

我还注意到浦发银行今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了8.6亿元,导致投资等其他业务收益亏损2.4亿元,这个因素在今年可能不复存在。同时在“其他综合收益”里面还有9亿元没有体现在实现利润之中。这两个因素都能对今年的利润增长具有正面作用。

 

浦发银行去年新增不良贷款约4个亿,处于偏低范畴,未来不可持续或者说存在着提高的趋势。我注意到有人分析浦发银行关注类贷款大幅增加,因为关注类贷款有着不良贷款的摇篮或者说“可生育妈妈”之称,所以就引来对未来不良贷款趋势的担忧,我觉得没必要太多的担心。浦发银行年末的关注类贷款104亿元,比上年增加39亿元,由此得出同比60%的大幅增长判断,其实,看起来增幅比较大,但占比并不高,只不过0.78%的占比而已。浦发在08年末的时候,其关注类贷款102亿元,占比为1.47%,所以说,这个关注类贷款占比0.78%是不高的,没必要太多担心。当然,我们该明白,在信贷增长疲乏的情况下,更容易暴露不良贷款,所以我们得关注这个增长趋势的速度。

 

在我看来,关注类贷款的合理占比应在1%-3%之间,一旦突破3%的临界点,我们就该引起警惕。

 

另外,在未来信贷增长减缓的环境下,浦发银行的利润可以补充资本金需求,甚至将有可能逐渐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就是说,未来的浦发银行完全可以实现内生性增长。所以,未来的几年,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浦发银行没有股权融资的冲动,这是可以让我们所放心的地方。

 

浦发银行新年度经营目标

——总资产规模达到3.04万亿元左右,较2011年末增幅接近14%;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49万亿元左右,增长12.5%;;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08万亿元左右,增长13%;

——税后利润增长17%以上,超过总资产增幅水平;

——年末不良贷款率,按“五级分类”口径,控制在1%以内。

 

相对来说,浦发银行的经营目标总是比较保守的。按我的毛估估,今年的净利润增长将在40%左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23.5%左右。

 

浦发银行现金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送现金股利3元人民币(含税),合计分配55.96 亿元。实际到手现金分红每股0.27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