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史玉柱微薄风波
(2011-09-03 13:23: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银行业系列 |
8月24日上午,史玉柱在一条发过即删(据史玉柱微博披露,这是被和谐的微博,不是史玉柱本人所删)的微博中写道:“拜托中国人寿,别虎视眈眈想控股民生银行。中国唯一的民营重要银行(总资产2万亿以上),不应倒退成为国有银行。给民营一块小小的天空吧。失去民营机制的民生银行,将失去核心竞争力,告别高速成长。”
这一微博,引发媒体评论无数,认为史玉柱微博叫板中国人寿者有之,认为民生将引发股权之争的有之,指责史玉柱故意炒作谋取私利者有之,指责史玉柱试图影响价格提高中国人寿成本者有之。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市场过度反应,导致民生银行及银行股发生异动。唉!浮躁的社会浮躁的人,人为引起纷争无数,竟然还有法律界人士试图追究史玉柱先生的法律责任?!我笑翻了。都是“一切向钱看”惹的祸!
须明白,中国人寿的前任董事长杨超先生及现任副总裁刘家德先生,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过对民生银行的兴趣,并明确表示“如果民生银行未来有进一步融资的计划,国寿还将进一步投资,给予支持。”且依然是民生银行的大股东之一。同时,这一表态也原则上排除了在二级市场增持民生银行流通股的可能性。
史玉柱先生的微博,本质上只不过是一时兴起(自嘲大嘴巴)彼此呼应的无心之举,哪来那么多处心积虑?其实,人们只要认真想想,史玉柱先生增持民生的计划还没有完成,假如他希望股价上涨,岂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嘛。也就是说,他目的何在?
实际上,据我所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想控股民生银行,民生的管理层、大股东反对的事由来已久。由于民生管理层、大股东的排斥,中国平安只能退出搞深发展。正是由于平安的知难而退,中国人寿就更希望控股民生。当然,我也曾表示过反对中国人寿的进入民生银行。
实际上,假如中国人寿真的想控股民生银行,目前来看有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也是个最好的办法,在市场长期低迷,民生的股权融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提出以市场溢价20%以上,净资产溢价40%以上,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接受民生的定向增发20%股本。如此,民生的管理层及股东们就有可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同意,否则没门。
第二条途径,利用市场股价低迷,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入,比如说民生的股价已经低迷了两年,假如中国人寿真的想在市场买入,还是可以买进不少的。当然,这个方法是不能买入太多的,因为一旦超过5%就得举牌公告,市场就不会给予太多低价机会,但成为第一大股东没任何问题。事实上,中国人寿很显然并不愿意那样做,也缺乏战略眼光,否则,早就可以利用股价低迷时期买入。要知道,前两年民生股价低迷的时候,其复权价只有现在的3.30元左右。反而是史玉柱先生在逢低买入。
那么,为什么我也不支持中国人寿进入民生银行呢?就因为在我看来,中国人寿既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又缺乏理性的战略眼光。我曾经关注过中国人寿,当我看见中国人寿投资部负责人为成功赚取300点指数差价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吃惊,我失望,我放弃。如此管理层思维,与小散户有什么区别?能做什么事?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氛围下,无非是过日子罢了。由这样一家公司来控股民生,对民生银行的股东有什么好处?
其实,说穿了,中国人寿控股民生银行,最大的阻力来自于管理层与大股东,谁愿意同意这个等于是自掘坟墓的行动?我们该明白这个事实,一旦中国人寿控股民生,届时,现有大股东话语权的下降是必然,也许,董事长就不再是董事长,董事就不再是董事。所以,反对是必然的,也是人之常情哦。何况还有个银行业唯一的民营企业招牌挡着呢。
如此,在我看来,中国人寿控股民生银行的概率几乎为零。说史玉柱微博为了炒作股价是庸人自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