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题作文“因为有你”写作指导与范文评讲

(2011-06-27 14:32:24)
标签:

故乡

朴实

荡涤

水润

杂谈

分类: 妙笔生花

【作文题目】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故事 ,甚至一棵高大的树木,一轮初生 的太阳……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要求写标题作文。文体限定记叙文。

    题目采用了“材料+标题”的形式。材料中“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暗示出作文的立意应该健康、积极、乐观,应该避免“因为有你”而更悲观更愁苦的立意选择。提示语中的“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提示立意最好能有一定的哲理高度。

    题目“因为有你”包含了多重信息:

    “你”可以实指,如同学、父母、邻居以及社会上各种人、人与人、一本书、一处风景等;也可以虚指“精神”,如宽容、爱、挫折、一句名言等,还可以写古人,发挥新奇浪漫的想像力。“你”在文中要明确,避免含混不清。

    “因为”提示出“你”的存在是事件结果的必要条件,前因后果的逻辑性要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要突出“你”与另一方的联系。“没有你”和“有你”的世界于另一方有多么的不同,最好存在比较。

    “有”字的增加是对“你”存在的一种强调,暗示出“你”的作用影响和决定了最终另一方的命运、现实、情感或认知,“你”要成为叙事行文中的一个线索,要充分展现“你”的作用力,不能点到即止。


                                             因为有你

    薄雾迷蒙中,你款款而来。带一身雍容的气质,你不紧不慢流经我的脚下。家乡的小河,你汩汩流淌在我的心中,因为有你,我得以呵护脑海中关于家乡的水润的记忆。

    你看着我出生,伴着我长大。莽莽的草地里,你如天降的玉带依偎在山坡之间,滋养了沿岸几百里的人家,滋润了我的家乡这样一块灵秀宝地。

    夏天,最爱你送的河鲜。每每和小伙伴 在你清凉的怀抱中扑腾累了的时候,总能远远闻见外婆家飘来的香味,听见外婆的叫唤:“快来尝尝啊,清蒸大虾,糖醋鲤鱼!”我们一边甩着头发上晶莹的水珠一边随着香味跑到餐桌前,又是一顿丰盛的大餐。

    冬天,你结冰的水面便是我游乐的好去处。飞翔的愿望在滑滑的冰面上近似实现。偶尔也会忘乎所以和你亲密接触,这时你绷着又冷又硬的脸,让我好生疼痛,但欢乐的气氛依旧在冰面欢舞着。

    傍晚,一家人常常喜欢在你身旁共进晚餐,赏日落,享天伦。外婆给我讲起了你的故事:很多年前的你可不是现在这样。那年干旱,几个月不落一滴雨。全村的希望都寄托在你仅有的一湾泥浆上。他们一桶一桶地挑回去,一次次地过滤,最终得到了清澈的生命之水。那段艰难的岁月,你是乡亲们的守护神,帮他们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天灾。

    听完故事,我再看眼前的你,你依然不急不燥,托着红彤彤的落日,向无限的远方延伸着,宛如一位智者风霜不改的面庞,沉稳而厚重。

    我想,乡亲们的朴实,真诚,是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你的血液吧!村子里和谐的氛围,淳朴的民风,也是因为有了你的滋润吧!你不仅塑造了他们的血肉之躯,你更丰富了他们的灵魂,如一位长者的教化,你教会了他们至真至纯的情感交流,教他们懂得了什么是人世间 的真善美。

    家乡的小河,你无名无姓默默地流淌着,因为有你,我的童年 得以触摸最真实的大自然,得以感知最纯粹的来自天地之间的欢乐;因为有你,家乡的人们生生不息,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因为有你,他们的灵魂得到荡涤,拥有清澈如水般的性格和生活。

    虽身处异地,但我时常想起家乡,想那里的人们,想一路高歌奔腾的你,这些构成我生命最初的美好,因为有你,他们得以水润地保存在我的记忆中,永不干燥。

 

点评:如何写故乡?写故乡的一条小河?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立意?本文就是一篇典范之作。本文记叙对故乡的记忆:夏天的河鲜、冬天的冰面飞舞、外婆讲述天灾人祸的故事等,内容具体生动,文才斐然,结尾的抒情议论有力地深化了主题,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