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筑底-冷眼旁观
(2011-07-21 15:02:00)
标签:
股票 |
分类: 盘面解析 |
重要消息:
1: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昨日表示,安全性是中国外储投资的首要原则,多元化则是主要经营原则之一,在经营外储时,要避免“表面多元化”和“追涨杀跌”的行为。
2:美国方面,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人之间为调高债务上限而进行的谈判已进入关键时刻,距避免美国债务违约的最后期限——8月2日仅剩不到两周时间。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情势更加危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19日警告称,若不迅速应对,欧洲的债务危机可能对全球造成重大冲击。IMF呼吁欧元区领导人扩大区域救援基金规模,并重新调整银行资本。
3:上周公开市场结束了连续八周的净投放,重启净回笼。中金公司预计,未来几周公开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回笼量,7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状况不会有明显改善。此外,财政存款等因素的影响,也加剧了资金面的紧张态势。
4: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7月20日,总共有4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半年报,其中20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呈现负增长。同时,在披露了中报预告的1099家公司中,出现业绩预警的并非少数。而在报忧的公司中,有61家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首度亏损,而继续亏损的公司达到101家。
从消息面看来,无论是外围市场信息,还是市场资金面信息,国内企业报表反映的情况来看,市场存在上行运行的阻力,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市场风险过大,短期下跌成必然呢?不然,其实在紧缩政策效果显现、通胀压力缓解、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目前A股市场估值较低的背景下,可能会出现整体性的机会,无论是煤炭行业深加工带来的技术升级,还是也来越急迫的老龄化和城镇话需求增加促进医药食品板块的结构性机会,此外还有基建,铁路建筑方面投资额度和范围越来越多,带给钢铁水泥的行业性机会都可以初见端倪,基本的经济运行正常,通胀压力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是总体市场压力和机会的来源。短期的压力不能否定经济数据的影响,从上月经济数据的积极反映以及基金公司重仓的情况下依然加仓的行为我们可以谨慎乐观,大盘不会大幅下跌,只是在底部区域筑底的趋势更明显。基本判断大盘属于震荡筑底阶段!
大盘的运行是市场心理的反映,目前的市场在本周四连阴的影响下是人人气不旺持谨慎态度的人会明显增多,从成交量来看,本周大盘四天缩量下跌,资金流出不少,可见市场中持观望态度的人在增多,市场信心是大盘涨势形成的必然条件,然而现在大盘现阶段明显信心不足,我们可以理解是在等欧债危机以及美国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中报的发布,持币观望不失为明智之举!
关注板块:从近期市场反应来看医药农业股在最近一个月内涨幅靠前,资金流入较多,还有就是:供求形势较好、估值较低的周期股(例如水泥、煤化工装备、矿产资源、煤炭等);具有主题投资机会的个股,新经济行业中的新材料、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以及各个领域中的成长股(例如高端消费、机器替代人工、安防、园林装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