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抗倭图卷》(转载)

(2012-06-03 12:28:59)
标签:

王江泾

日本京都大学

倭患

抗倭图卷

军事

分类: 明朝历史

 《抗倭图卷》利用横卷的形式,描绘了抗倭的历史及其过程,其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布局,宏大的场面,生动的表现,精细的刻画,是中国绘画史上能够表现承传关系的难得的纪功图卷和记事作品,而在明代表现重大现实题材的作品中,又可以看成是非宫廷而具文人气象一派的代表。《抗倭图卷》有着独特而富有意味的结构方式,用艺术的手法,将对于具体事件的记录变成了具体事件的表现,从而解决了记事方式中容易出现的就事论事的问题。在吴门风格的影响下,《抗倭图卷》以一种超于主流的文人的表现方式,又在远离院体风格的影响下,全面而生动地表现了重大的社会事件,完成了纪功和记事的使命,同时又在艺术上为明代的绘画史贡献了一幅难得的精品。其艺术的特色和艺术的成就,既有在一个历史过程中发展记事性绘画的贡献,又有在艺术表现上自立于明代绘画史的成就。

 

此图卷描绘了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浙江沿海军民抗击倭寇侵扰的历史画卷。画面从海面出现倭寇船只开始,由倭寇登陆、烧杀抢掠、居民避难、明军出阵、水上激战、倭寇被歼、报告胜利等组画面组成。与此相似的另一幅明人绘抗倭图卷,现藏日本京都大学。图片所示为“水上激战”和“报告胜利”两组画面。
       倭寇是困扰明朝的一大祸患,所谓“北虏南倭”。元朝时倭寇就已经存在,最初掠夺朝鲜半岛,后蔓延到中国沿岸。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中日两国实行“勘合贸易”,在此后的大约100年的时间里,倭患大为减轻。但到了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由于实行严厉的海禁,驱使一批靠海上贸易为生的中国海商集团铤而走险,与倭寇合流,亦商亦盗,兼行劫掠,倭患复炽。这期间所谓的“倭寇”,其实大部分都是中国籍的海商,日本籍的“真倭”比例很小,所谓“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为了消除倭患,明廷多次派重兵前往沿海地区剿倭,期间涌现了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这张《抗倭图》卷所描绘的画面上有一只倭船,上面竖立着一面写着“日本弘治一年”字样的幡旗。查日本弘治一年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对照文献,可推测此图卷描绘的是当年发生于浙江王江泾的一场抗倭战斗,史称“王江泾大捷”。

http://s14/middle/820fb9abgc189de04b2dd&690

http://s2/middle/820fb9abgc189de16c2f1&690

http://s13/middle/820fb9abgc189de16e27c&690

http://s4/middle/820fb9abgc189de2ae2b3&690

http://s3/middle/820fb9abgc189de227dc2&690

http://s13/middle/820fb9abgc189de3632bc&690

http://s14/middle/820fb9abgc189de3281ad&690

http://s11/middle/820fb9abgc189de44876a&690

http://s15/middle/820fb9abgc189de44ae4e&690

http://s5/middle/820fb9abgc189de536eb4&690

http://s2/middle/820fb9abg79c0fca20761&690

http://s3/middle/820fb9abgc189de6262d2&690

http://s7/middle/820fb9abgc189de631156&690
广西狼兵
http://s11/middle/820fb9abg79c0fca592e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