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苏轼《赠刘景文赏析》

(2014-11-22 09:20:36)
标签:

文化

                       【宋】苏轼《赠刘景文》赏析

 

       
  一、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二、注释

         
1、擎:托起、高举。

       
2、傲:藐视、自高自大。

       
3、须:必须、应当。

       
4、最,有的版本作”正“。最:特别,程度上到了极限。正:有多种解释。这里应该是“合适”的意思。

         

      三、译文

       荷花早已败尽,像伞儿般遮雨的荷叶也已经枯萎,昔日亭亭玉立的叶颈如今在这初冬的风里摇曳,菊花大体已经衰败,但是还有几枝依然挺拔,勇敢地傲霜斗雪。一年之间有许多美丽的景色你应该记住,其中最美的应当算是橙黄橘绿的丰收时节。

  

      
四、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
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

 

       五、赏析

      
这是一首赠与诗,是作者在做杭州刺史时赠给好友刘景文的。作者为什么要赠与朋友这样一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赠与这首诗的,这对于我们理解本诗关系很大,但是我们却不得而知。

      
然而宋朝有个诗人叫姜特立写过一首诗,名《刘景文》,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这首诗对刘景文这个人了解一二。这首诗是这样的:忆昔刘景文,其父死西战。出生与我同,诗文亦璀璨。结交苏与黄,秦张同一贯。文武初不分,西班不须换。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如下信息:刘景文的父亲是个武官,牺牲在边西的战场上,刘景文是一个烈士的遗孤。和姜特立一样,也是因袭父亲的庇荫,当个小小的武官(姜特立以父恩补承信郎。宋朝武官有53等,承信郎排52等),但是也十分爱好文学,与苏东坡、黄庭坚等大文豪有结交,诗文也写得很好。总之是能文能武。但是名不见经传,可见是个怀才不遇的小人物。怀才不遇的小人物都有一个特点,愤世嫉俗,牢骚满腹。也许,仅仅是也许,苏轼就是在刘景文郁郁而不得志,愤世嫉俗,牢骚满腹的情况下才写了这首诗赠与他的。

      然而,好像又不对啊。本诗是一首写景诗呀,怎么能和刘景文的人生境遇相联系呢?细细品味,作者的高妙之处正在此处:全诗没有一字是劝慰和勉励之词,却能够给予朋友最大的劝慰和勉励!

      
你看,作者把深秋初冬的景象描绘成最美好的景致:虽然荷花早已败尽,夏日里碧绿田田的荷叶像伞儿般地高高擎起,如今却已经枯萎,昔日亭亭玉立的叶颈如今在这深秋初冬的风里摇曳,但是你是否看到莲蓬已经饱满,你是否想到埋藏在下面的莲藕已经硕大丰沛。菊花大体上已经衰败,但是还有几枝依然挺拔,蓬勃的生机似乎在勇敢地傲霜斗雪。一年之间有许多美丽的景色你应该记住,其中最美的应当算是橙黄橘绿的时节。败荷、残菊,华丽的外表已经不再,但是最美的丰收的季节分明已经来临。

      
朋友,你虽然已经青春不再,步入了人生的秋天,且蹉跎岁月,事业难成,但是请不要悲哀,不要消极,不要颓废,秋天不正是丰收的美好季节吗!我们有的是积累,有的是经验,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把这一阶段作为人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努力向上,奋发有为,切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妄自菲薄,与生命抗争,像傲霜斗雪的菊花,展现我们不屈的生机,收获人生的秋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