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情,小班缘

标签:
大学情小班缘 |
分类: 人生与杂谈 |
三月的初春,位于东湖之畔的湖北医学院开学了。我们素不相识的九位同学有缘分到了一个小班---一大班二中班四小班。大家仅仅相处了不到一年结下的大学情,小班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这种情缘就像人生的初恋,随着岁月的流逝,回忆清晰难忘。
我们小班共有九人,男生五人,女生四人。班长温晓宁(后排左三),我们八人是女生胡银娥(后左一),王丹桂和李翠荣(后左四、五),男生戴定兰、刘会水、段宗钧(前左二、三、四)、邓启明和尤三力(不在照片上)。很遗憾,当年我们小班九人就没有留下一张集体照。
这是我与启明(左二)在大学唯一的老照片。邓启明来自崇阳,他的方言几乎无人听懂。我们就这样操着各自的口音,在一起学习生活,常常闹出不少笑话。我还清楚地记得,女生常常站在食堂门口,将自己的饭菜拨给班上大肚皮的男生;在沙洋农场相互鼓励挥镰割麦;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就像一家人。那时刚上大学的我们相处是纯朴的,情感是纯真的。我们九人共同度过了在大学的一段愉快难忘的时光。毕业后各奔东西,彼此虽有音信,没再相聚。
我们小班温晓宁、李翠荣和我首次返校参加校庆的活动。很可惜,没有留下我们三人的合照,只能在当年这张大集体合影中寻到我们三人的身影(温晓宁在前排左一,李翠荣在前排右十一,我在三排左二)。
不惑之年的我们,看上去更加成熟了,人也时尚了,笑容更加自信了。在聚会的众多同学人群中,我们小班的六个人又聚在了一起。留下了这张毕业分手后的第一张小班同学的合影。
跨过花甲来到古稀,小班同学的相思之情越加强烈。去年王丹桂同学首次提议寻找小班同学的倡议,于是通过微信和电话的方式,四处打听多方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有了小班同学的信息,建立小班微信群。我记得找到失联多年的邓启明的那天晚上,微信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当年的四小班回来了。我们九人一切安好,幸哉!
去年年底在班长温晓宁的组织下,我们小班八位同学相聚武汉。唯有在浙江宁波的段宗钧同学因事无法参加留下了遗憾。就在这次聚会上,大家提议明年到邓启明的家十堰市,旅游聚会两不误。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策划,今年七月份,我们部分同学从东西南北来到了十堰。为了这次同学旅游聚会,邓启明为我们安排好了吃住行所有的事宜。9日他亲自到车站迎接。中午启明俩口子设家宴为我们接风洗尘。这是启明俩口子冒着中午的骄阳带我们去他家。
9日晚,段宗钧同学最后一个从宁波抵达十堰市。我立马留下这张合影,弥补了宗钧同学去年缺席聚会的遗憾。
在这次聚会中,王丹桂是小班公认的热心人。她和她老公帮助同学网订来回的车票。因为我们是AA制,她就负责收支旅行中每次的开销,俨然一副管家婆。我们小班有她,是我们大家的福气。
在十堰的晚餐,拉开了这次聚会的序幕。明早我们就要启程前往神龙架自然保护区旅游了。
10日清早离开了十堰,中午时分来到了鄂西神龙架。这是神龙架的天生桥。
回归神龙架的原始深林中,在大自然的怀抱下,我们顿时有一种放飞的感觉。忘掉了自己的年龄,穿回到了大学的时代。
第二天,11日上午我们开始进入大九湖游玩。这里就是一个高山上的大草甸,就像康巴地区的海子。唯一不同的是,大九湖上看不到放牧的牛羊。我们从三号湖开始,从湖中沼泽地步行穿过。栈道两旁,芳草碧连天。
下午两点半,我们在神龙架大九湖风景区大门前合影,结束了两天的神龙架之行。当晚我们七点半平安回到十堰。
7月12日清晨,启明冒雨送我们车站,并为每人准备了一份早点。我们五人捧着尚存余温的鸡蛋,带着启明同学的深情厚谊,踏上了回家的路。我们五人的返途之路不同,有人要回南京,宁波,还有广东。路途遥远牵动小班每一个同学的心,只到最后一人平安到家,大家悬挂的心才放下。老年人聚会风险高,此行平安无事,幸哉!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再见了十堰,再见了神龙架!再见了,启明!大家多保重,再聚有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