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格陵兰岛---北极冰山的一角

标签:
北极冰山的一角格陵兰岛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在来格陵兰岛之前,不论何人问我到哪里去玩,我都很自豪地告诉他(她),我去北极玩。当我真正地走进了格陵兰岛之后,我当初地自豪和底气顿时像漏了气的气球。因为偌大的一个格陵兰,只是北极圈内八个国家中的一个,而我又仅仅只在格陵兰岛的西南角转了一圈,它只能算是北极冰山的一角,压根谈不上真正地走进了北极。要全面了解北极圈,还要去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北美的加拿大、美国的阿拉斯加,还有俄罗斯的北方。北极在哪?向北,再向北!真正的北极是一块巨大的海冰,融化了就是浩瀚的一望无边的北冰洋。。。。。。

2017年5月30日我的双脚终于站在了格陵兰岛上了,准备乘直升机飞往Avelleq峡湾登船。

sisimiut是格陵兰岛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位于北极圈唯一的不冻港。我们在登船后的第二天,邮轮驶进了sisimiut的港口。我们首次走下了邮轮,走进了格陵兰。我们乘大巴游览了sisimiut,这里的人口只有两三千人,街面上看不到什么人,但居然还有私家的汽车在行驶。从高处望去,色彩艳丽的小房子,点缀着sisimiut这个海边小城。

鲸鱼颌骨做成的小门成为格陵兰岛建筑的一大特色,当然也了我们这些游客拍照的景点。

我们乘车来到了岛上的狗场。格陵兰岛上几乎家家都养狗,但不是作为宠物来养,而是拉雪橇的工具狗。这些狗不圈在家里,而是集中在户外的地方,有链子拴住。下船前,我们被反复告知,格陵兰的狗只能看,不能喂更不能触摸,因为很凶,很容易被咬伤。但当看到这个可爱的小狗仔,我还是情不自禁地将它搂在了怀里。

离开sisimiut,我们继续北行寻找新的登陆点。由于大雾和浮冰,一直困扰着我们无法登陆。直到6日下午,我们终于登上位于北纬69度27分的Disko岛西南角的Nipisat,这是一个废弃的美军基地。我们从邮轮换乘冲锋舟摆渡登上了Nipisat,这就是我们格陵兰旅游中的登陆活动。照片显示的就是登陆点。

在我们登陆之前,探险队早已提前上岸探查线路了。在我们登陆后的沿线,他们身背长枪为我们保驾护航。我这是与探险队长的合影。

远处的房子就是当年的美军基地。据介绍这个基地是在五十年代美苏冷战时期建的,二十年后美军不知为何就撤走了。如今成为了格陵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点了。

看到美军的基地,看见背抢的探险队员,我兴奋得用手比划着射击的姿势,口里发出射击的“砰砰”的声音。

在巨大的冰山中穿行也是格陵兰之行的经历。上世纪发生的举世震惊的冰海沉船,就是从这里飘出的巨大冰山。所以在格陵兰的夏季乘船旅行,冰山既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又是一次危险的北极之旅。

在巡航冰山的过程中,海面不时飘过大量的浮冰,我们捞起一大块浮冰,男士们轮流试着举起浮冰,我也不放过这个难得机会。能漂起的冰块,举起来一点也不轻哦!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这是北极的万年冰哦”。是吗?我心中一惊,于是抱起一小块冰吻了一下。没想到万年冰在自然的光线下,晶莹剔透的冰块瞬间变成了七彩的北极钻了。

6月2日下午四点半,我们登上了科科塔斯瓦克小村。天公作美,瓦蓝瓦蓝的晴朗天空,暖暖的阳光,使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格外舒畅。街上到处可见当地的因纽特村民,我们友好地与他们打招呼。这是我与他们最密切的一次接触。我看见三个孩子坐在码头边,于是我走过去有他们合影。


我一直观察,跟拍这些玩耍的孩子。在征得孩子的同意之后,我与她留下了这张合影照片。

在国际探险队里,有一位因纽特人。她的名字叫 Tuperna Kleist ,她教我们学习简单的因纽特语。可我只记得了一句话“ emaka”,意思是“may be ""possible",什么都有可能。为啥我记住了这句话格陵兰语呢?因为在格陵兰旅行,难以琢磨的气象,变化多端的海冰,使我们的行程计划随时改变。在格陵兰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记住emaka永远不会错!

因纽特人是捕杀鲸鱼,鲸鱼肉是他们的主要食物之一。如今,在计划捕杀管理下,我们这次旅行没有亲眼目睹捕杀场景,这张照片是船上讲座的图片。

虽然我没见到捕杀鲸鱼的场景,但我有幸在北纬70度的一个无名小村的海边看见了鲸鱼的遗骨。所以我拍下了张照片作为应征。

这次旅行打算前往伊鲁丽萨特(ilulissat),意思是许多冰山。因为前行的路被大量的浮冰堵死,被迫取消徒步、巡航和空中观赏冰山和冰川的计划,改行 E v i gheds海峡,在这里我们乘冲锋舟巡航到冰川脚下。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典型的emaka情景。

这是我们在冰川前巡航的照片。

6月5日下午两点,我们最后一次登陆到一个美丽的小镇,它的名字叫 Kangamiut 。这个小镇位于北纬65度49分,这意味着我们的邮轮已经返回到格陵兰的南边,离开了北极圈了。可能由于这里的气候比较温暖,小镇的人口也比较多。我们游览的小镇,爬上来山顶,参观了镇上的教堂唱诗班的活动。这个小镇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拍下了许多照片。站在小镇的山顶,俯瞰整个小镇的美景。此时,我的内心非常平静,只有耳边微微的风声,眼前的大海,头顶的蓝天,在我眼里没有二样,天就是那个天,海还是那个海。

这是Nord Strom峡湾。我记得登陆前,天空突然飘起了短暂的雪花,这是格陵兰的夏季,六月的雪。我很兴奋,当然兴奋之余,没有忘记拍下这难得雪景。很快雪停了,我们开始分组登陆,一组徒步登山,一组在海边游玩。我选择了后者,在海边边走,边玩,边拍。这是香港谢生用航拍器从空中拍下的照片,这是很难得几张俯拍的照片,所以珍藏起来。

躺在海边岩石上的人是我,我要求谢生从空中拍下这张照片的。在此谢谢谢生。

这是一张格陵兰地图,我这次旅行线路仅仅是沿着格陵兰的西南海岸线,从南边的虚线开始(虚线就是北纬66度34分的北极圈的起点),向北直抵北纬70度的实线。换句话说,格陵兰岛绝大部分地方我都没去。对格陵兰我只能说仅仅看到了它露出的一丝微笑。

从这张地图可以清楚看到,北极就是浩瀚无边的北冰洋。由于极地气候的缘故,一年四季海水被凝结成厚厚的冰层。所以,北极就是一块巨大的海冰。普通的船是无法驶进北极,只有破冰船才能抵达北极。目前只有俄罗斯的核动力破冰船,每年的夏季搭载旅客前往北极极地旅行。朋友,你如有前往北极探险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只有来到了格陵兰,走进了北极圈,我才知道北极圈内的故事之多,北极之遥远。我在短短的一周内,只是看到了海面上漂浮的冰山,而这海面的冰山之顶只是隐身在海水中巨大冰山的一角。

格陵兰,北极在我眼里只能是雾中看花,是花又不是花。。。。。。

6月7日的清晨,我乘车前往飞机场,窗外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水挂满了车外的玻璃,车内的热气在车窗上蒙上了一层雾气。凌晨的哥本哈根在我眼前一片模模糊糊。再见了,哥本哈根!再见了,格陵兰!北极,我们还能后会有期吗?